陈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2017级研究生,专业为学科教学(语文)。
现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研一曾兼任学位点助管。公开发表论文11篇;主持和参与课题立项7项;另外分别在2017年12月和2018年5月完成了省级和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课题结项。
荣获2015-2016学年国家级“国家奖学金”;2016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2018年全国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教学设计奖;2018年“教研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2016年第十届师范生综合技能大赛A赛区说课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2014-2015学年校级“三好学生”;2015-2016学年校级“三好学生标兵”;2017年硕士研究生校级一等学业奖学金;2017-
2018年度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2018年校级“优秀研究生”;2018年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
面对往事,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苦恼,叫做经历。把握当下,最为重要。就如陈婷师姐,精彩与经历并行。但从未忘记奔跑的她,依旧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拼搏。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夜幕降临时,大多数人早已有了一丝的睡意。可对于远赴江西,认真准备教师技能大赛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漫长而又紧张夜晚。这其中就包括研究生陈婷。
对于那段在江西的日子里,她每次想起,内心就百感交集。她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去参加教师技能大赛的,当她得知自己的题目是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艺术结构时,她立刻就慌了,感觉手足无措。无从下手的题目,以及不到12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这无疑给陈婷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在面对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困境时,老师们给予了陈婷多方面的指导,帮忙进行教案设计和找相关的论文资料。原本情绪低落的陈婷,在同学们的鼓励和老师的陪伴下,她又一步一步开始找回了方向,回到了参赛前的从容与自信。
左二为陈婷师姐与老师一起准备材料
但是我们从来都不知道,意外和幸运哪个会先来临。在进行其中一场比赛时,原本计划十分钟就完成的课程,却提前结束了。眼看着可能会出现了几秒钟的空挡,陈婷师姐从容淡定,不慌不忙,凭借以往的经验填补了空档,最后出色地完成了比赛。
即使准备得不是特别充分,即使在赛场上出现了一点状况,但陈婷凭借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还是一路高歌冲进了决赛。对此,她分享到:“这场比赛虽然留下了遗憾,但也很美好。我很感谢这一路陪伴着我的人,支持我,帮助我。但也对他们充满歉意,我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始终觉得对不起他们。未来,我会更加努力,希望不会辜负大家的支持与帮助。”
比赛过后,陈婷对自己取得的成绩并不满意,因为没有拿到她心仪的奖项。可是,在比赛过后的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技能,而且对文本的把握,上台的表现,以及言语表达的能力有了更上一层的提升。作为即将任职一名的语文教师,陈婷认为在语文方面教导学生才是最重要的。她并没有因为失去了某个奖项而感到失落,因为她知道,奖项只是一个称谓,而能力,往往比奖项更重要。
“记得一次深夜,我的导师还在帮我修改论文。他对于学问和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是我最欣赏和最佩服的。从入学定方向,到计划的制定,课题的申报,论文的撰写,到指导我参加国赛……”当陈婷回忆比赛以来的过程,她倍受感动。从曾经的论文不知道从何下笔到现在开始懂得怎么写,从一开始的慌乱到上台比赛的沉稳,这些改变是与老师指导和帮助是分不开的。陈婷说到这里,令在场的我们都受到极大触动。
被问到参赛后的感想时,陈婷激动地说:“我想对我鼓励最大的莫运平(莫院)老师表示感谢,谢谢他在我最无助的时候陪伴着我,给予我力量和支持。还有整个学科语文教学方向的老师,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我现在的成长。”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所有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是别人无法企及的艰辛和努力。陈婷师姐用她的努力,铸就了一个又一个成就。当我们毕业踏出JN江南校门的那一刻,回首再看,不留下遗憾,能够会心一笑,这便是我们最好的毕业礼物。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她定会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整合采编:文教团委学生会记者团 容铭庆 罗婷月 蒙东梅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