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婧婷,2012年9月被授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学士,专业为汉语言文学(师范);2017年9月,被授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为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学位课平均成绩为教育硕士第一,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并主持了多次基金项目,求学期间获得多次荣誉奖励。
她曾在2018年11月,获得第三届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18年10月,获得2018年硕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2018年9月,获得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语文组一等奖:2018年7月,获得“教研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2018年6月,荣获2018年“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2018年6月,获得《中学语文课堂评价用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优秀论文一等奖。
“人生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只要下一步不是尽头,那么沿途就一定会有风景”。一路坚持,收获的不止是惊喜、更是感动。教师技能大赛展风采,骆婧婷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披荆斩棘,勇者无畏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第三届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为全国教育硕士教指委主办,是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最高赛事。采访中,骆婧婷回忆起自己参加教师技能大赛的过程。“我在暑假就开始着手准备了,历时还是很长的。大赛先是通过校内12个人的小型初赛,推选出4个同学,被选出的四个同学再进行一个12分钟教学方案设计的视频录制,交给主办方,参与评选,看能否进入决赛。”最终,我校有两位同学进入了决赛,骆婧婷便是其中一个。
“我抽到了的课题是《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分析并不算难,但对于学文学的人来说,鲁迅的课文是比较难读懂的。我和导师先裸读了课文,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再不断深入地解读它,确定了一个知识点,最后通宵地去磨这节课,设计教学环节,设计PPT。”
于骆婧婷而言,无论是与导师一起通宵熬夜解读课文、制作ppt,还是上场前对着洗手间的镜子花一个多小时把课程完整地模拟四遍、五遍,这一切都是为了完美地呈现出这堂课。
(骆婧婷右一)
一路上,波澜、惊喜和感动交织
一路上,有波澜,有惊喜,但更多的是感动。在比赛之前,由于通宵备课和出门前时间的紧迫,到了赛场后骆婧婷才发现她忘带了课文纸。骆婧婷当时很慌张,但很快冷静下来,跟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由于赛制的规定,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不能再给她多一份。毫不迟疑,她立刻联系了辅导员,经过辅导员和酒店协调,及时将课文纸送到她手上,最终化险为夷。
骆婧婷提及,比赛时没能很好的掌控时间,在听了评委老师的点评后感觉获奖的希望更少了。她回忆起颁奖的那一天,与导师一起等待结果的公布。那时她能感受到导师紧握着自己的手,温度慢慢变凉。本以为毫无希望,但在公布一等奖时,听到了学校的名字,再听到了自己的名字,那一刻,出了出乎她的意料,惊喜与激动更是一拥而上。身边的导师早已移开眼镜擦着眼泪。“原本我应该是喜极而泣的,但当看到导师擦眼泪时,我已经忘记了为自己高兴,只顾着为导师感到开心了,真的很感谢她。”
(骆婧婷前排右二)
一路上,有着许多人的鼓励与陪伴。赛前的紧张,被老师与同学的鼓励与祝福冲淡。赛前的一段时间,导师一直发微信鼓励她。去江西比赛时也陪伴着她,许多没能前往江西一同参与比赛的老师,则在群里为她加油打气。在等待比赛期间,骆婧婷发了一条朋友圈,收获了来自朋友们的满满力量。这些都是她的坚强后盾,让她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等到最后真正要上场的那一刻,我反而觉得没什么关系了,反正该准备的都准备了,我讲完它就可以了,那就带着所有人的祝福去放手一搏吧。”
人生如一场搏弈,狭路相逢,勇者胜。如此,方能笑傲江湖。骆婧婷,在一次比赛中,收获的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更多的是满满的感动与更骄傲的自己。
( 骆婧婷(左三)与采访记者合影)
采编整合:文教团委学生会记者团 钟浪花 陆炜清 吴绮翘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