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文与教育学院举行了“校友校情与成长对话”主题活动并邀请了青年创业家霍劲锋先生和92届应用英语专业的校友梁建平女士为同学们作职业生涯规划的分享。
霍劲锋先生用一个小游戏来作为开场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热身游戏完后,霍劲锋先生正式开始他的经验分享他先是介绍了求学经历,接着以一个难忘的工作经验告诉了同学们他的第一个经验。“ 做一件简单的事情不难,做好一件简单的事情才难,当你连一件最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的时候,你就应该放下身段,虚心求教,哪怕你是哈佛毕业。”再者是以他的创业经历,告诉同学们:“注重创新,注重专利,注重质量与注重诚信”。
接下来,霍劲锋先生分享了他的职业规划。首先,他利用几个数据和哈佛的研究告诫各位同学,要尽早做好人生规划,并且制定行动路线,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标。在这方面,他提出了4个点:
1.探索发现,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充分发掘。
2.计划,要写好一份计划,精确到每年每月每日要做什么完成什么。
3.准备,实现这个计划要准备什么,比如想当老师就要考取教师资格证。
4.练习,比如说去一些相关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的需要与市场的需要。
最后,霍先生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讲述了写简历与面试的技巧与禁忌霍先生说道:“简历一定要简短而惊艳能吸引住眼球,要随时更新自己的简历,改正错别字,最好能有前公司管理者,老师,客户等人的推荐信。”在面试方面,着装一定要对应好职业,让人感觉舒服;在与HR交流中,人要自信积极有热情,说话实事求是不能夸大事实,并且在面试前要先想好一到两个问题以备有提问环节。面试完后最好能发一封感谢信,这样可大大增加成功的几率。
梁建平女士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图用资金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表三大报表来表达人生的不同阶段。并且以自身经历告诉同学们“我不是比别人幸运,我只是比别人更加努力”。
接着,梁建平女士用职业生涯五问来帮助同学们更快地找准自己的目标,并鼓励师弟师妹们勇敢得地朝目标迈进。
她提出了“完美工作=兴趣+能力+价值观”的看法,更进一步教会同学们“养”大一个兴趣的方法:一是让自己先沉浸在足够多的感官体现中,获得兴趣的第一步动力;二是在感官兴趣还没有消退时,尽快掌握更多的知识,使自己的感官兴趣进化到自觉兴趣;三是给自己找一个兑换价值的方式,把这个星期和你最感兴趣的价值绑定。接着讲了具备能力的方法:学知识、练能力、精通技能成为才干,并且告诉师弟师妹们:大学四年的学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还有相关的技能和才干,而这些技能和才干是即使以后不从事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也能迁移出来,用到其它工作上的。
霍建平女士还给出了三种未来职场的核心竞争力:终身学习、能力整合以及经验翻译。
最后,她还分享了给大学生的一些建议:提前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兴趣爱好vs职业发展;大学期间做好知识的积累,多参加社会实践;健康的身体,强大的心理,IQ vs EQ;拓展眼界,跨界发展;趁年轻,勇于尝试,多尝试,找到自己热爱并能坚持的事业;有兴趣从事财务工作的,考专业资格证书;终身学习。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