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林仪静,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2022年毕业后在普宁市大坝镇人民政府担任驻镇帮扶工作队人员一名。
当初参加“山区计划-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的想法?
当初加入这个计划是响应“到山区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实现自己到山区参加志愿服务的愿望,并在锻炼自己、增加经历和阅历的同时,为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工作岗位上自己担任的职位具体做了哪些内容?在工作或生活中有没有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
成为一名乡村振兴志愿者之后,我被分配到大坝镇人民政府的综治办公室,参与了日常工作协助,包括材料撰写,资料整理,日常汇报等,工作虽然简单,但是我也秉持着负责的态度,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宣传教育一直是我们办公室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多次参与了综治办公室的进校宣传禁毒知识、防电诈知识,提高学生们的防范意识;活动中,我们从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以及毒品的预防四个方面深入浅出的为同学们讲解了毒品的外形特点,提醒广大学生要提高警惕,认清毒品危害,远离毒品。同时,现场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禁毒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识毒、拒毒、防毒、禁毒意识。在我们负责的工作中,还需要加强精对神障碍患者的管控,指导患者规律服药,稳定病情,也进村做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用第二长效针剂宣传推广活动。通过这些行动的参与,我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我越来越明白“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句话,越来越清楚与人沟通合作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到大坝镇人民政府工作的期间,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经历了两轮疫情来袭,在严峻的疫情环境下,我在单位的带领下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协助办公室做好疫情涉疫人员的信息采集,收集每一天的人员信息并做好汇总,同时协助派出所电话流调涉疫人员;二是作为志愿者支援疫情严重的乡镇,在村口进行检查,提醒群众戴好口罩,协助医护人员做好核酸检测,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严以律己,戴口罩,不乱跑,疫情很快就会被击退。在这段忙碌的工作时间里,我更加深刻意识到国家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扎扎实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才能坚决筑牢守护群众安全健康的坚固防线。
有什么想对师弟师妹们说的话?
我觉得参加“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用两三年的时间来做一件值得我们终身追忆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相信踏上乡村振兴道路的同学们也会在志愿服务中拥有独特的收获,希望越来越多的师弟师妹能够加入到这支队伍。
02 古家辉
个人简介:古家辉,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年毕业后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第二中心小学担任教师。
当初参加“山区计划希望乡村教师岗”的想法是什么?
当初参加山区计划希望乡村教师岗的契机源自于大三时学院举办有关“西部计划”的讲座,我被项目办的宣传标语“用一年的时间,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一句话深深吸引了。讲座中,项目办的师兄师姐与我们分享在支教过程中一些琐碎且有趣的事情,使感到我好像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给山区的孩子带来不一样的“火花”。感触更深的事,我自己本身一开始在自己家乡梅州农村的学校上学(后面被父母接出来读书了),明白家乡的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急需新鲜的血液注入。特别是他们的分享,我觉得很有意义,或许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共享自行车、共享电动车、地铁等是十分常见的事物,但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甚至不知道是为何物。而他们所做的事就是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通过有趣、生动形象等方式去告知他们——外面的世界很大,你们也可以出去看一看!
在工作岗位上自己担任的职位具体做了哪些内容?在工作或生活中有没有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并有所收获?
目前,我负责的学科是二年级的数学和四年级语文。这期间,我积极推动学校在一周的课程内增设一节阅读课,把学校的图书室利用起来,让乡村的孩子能够涉猎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展知识面,而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其次,指导学生阅读,使得学生明白拿到一本书时,应该读什么,怎样读。在读的过程中,适当摘抄好词好句。在课后,写一写自己的阅读心得(字数不做要求,体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曾向校长建议开展一次“家校共读一本书”的活动,但考虑到乡村的孩子实际情况大多数是爷爷奶奶在身边,无法配合完成,最终没有实行。而是转变成——校内多年级读书分享会(活动还在策划完善中);此外,每天课前3分钟新闻播报,让学生收看当天的新闻,次日上课前与同学分享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新闻事件,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而,让他们尝试去开口,去表达,去关注周边的大事,不做“井底之蛙”;开展书法课,因为“字如其人”,所以希望学生都能够把字写工整。
去年丰顺疫情期间,我因个人原因滞留在学校,村里实行封控制度,无法购买生活必需品,即将“弹尽粮绝”之时,校长叫人购买满足几天生活的新鲜的物资送到学校来,这简直是“雪中送炭”。并且,我积极发扬志愿者服务精神,在村口协助老人登记核酸码,整理验核酸的队伍。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这里的民风淳朴,尊师重道。当我来小东小学支教时,所在的宿舍没有空调,校长请示村委帮忙,村委二话不说就捐赠了一台空调,以解酷暑之苦;在村里散步的时候,每家每户的村民都会很热情地邀请老师进来喝茶,用那“蹩脚”的客普话与你分享趣事,还会顺带送你自家中的绿色蔬菜;学生亦是如此,他们听话,对于老师的批评也乐于接受,不顶撞老师,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有什么想对师弟师妹们说的话?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事情都容易有个开始,但很少能到终了,希望师弟师妹做一件事能够有始有终,既然认定了一件事,那么就去做吧,无论风雨,无论失败。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