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学院简讯
学院简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简讯 > 正文
人文与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年11月24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广东省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示名单,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2021年度广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一喜人成果与学院教师团队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提升教学能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等各项努力密不可分,也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大学子明德博学、自强有为的深刻证明。

(广东省教育厅公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学校建校初期设立的三大学科之一。1995年开始本科招收,2003年被遴选为学校第一批重点学科,2013 年被遴选为校级特色专业,2015 年开始招收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方向),2020年获批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卓越的师资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副高以上职称占84.8 %,博士20人占58.8%,45岁以下教师13人占39.4%,海外留学经历教师9人,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3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 人。

(中文系教师合影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置健全,成果丰硕。学科方向涵盖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以岭南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为学科特色,系统构建岭南特色的民间文艺美学、梳理粤港澳大湾区语言资源、整理岭南地方文献及研究岭南文化的域外传播等,近五年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次,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承担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7项、科研课题22项,发表教研、科研论文150余篇,成果转化20余项。

(近5年主要学术会议)

近年出版的主要著作和教材

近五年省级以上科研课题一览表

        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断更新育人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年年取得骄人佳绩。

     (一)充分挖掘岭南文化的育人价值,开设“广府文化研究”、“粤语入门”等岭南人文特色课程,引导学生开展醒狮、武术、陶瓷等地方文化资源调研,服务地方。

    (二)协同育人,搭建开放共享的实践基地和实训平台。在“新师范”背景下注重中文专业“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健全合作共赢的实践育人平台,与中小学及电视台等企事业单位协同育人。

     (三)通专结合,培养创新性。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打造立体化的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实行创新型本科生导师制,重视培养学生教学技能和创意写作能力,培养一批敢于创新、勇于创业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        仅2021年一年之内,中文系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优秀组织单位”,15位同学获一二三等奖;第三届全国商务秘书专业知识竞赛20位同学喜获一二三等奖;第四届“语文报杯”全国语文微课大赛(高中组)4位同学获特等、一、二等奖;第一届“湾区语文杯”教学成果大赛6位同学获特等、一二等奖;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第五届广东高校网络媒体展示节一等奖等。

部分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在毕业生就业方面,2017-2019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7%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虽受疫影响,就业率也接近90%。近三年来,八成毕业生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职业和专业的吻合度较高。毕业生就业所处的行业主要是教育业及文字工作,90%的毕业生留在广东省内就业,为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输送了较多人才。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佛山市及周边地区中小学中高层领导或企事业单位高管。

       未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将持续围绕“基础扎实、精于实践、服务地方、勇于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向,积极推进专业改革与建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专业思政,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强化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探索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出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中文人才而不懈奋斗。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