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1日下午,顺德区云路小学校长邹波老师应邀为我校语文教育硕士开展题为“向着明亮远方——优秀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讲座由人文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莫运平教授主持。
邹波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语文是什么、你要成为一名怎样的语文老师、你认为怎样的语文课才是有价值的课”三个问题展开,整个过程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
首先,邹老师从古诗文入手,表达其对理想中语文老师的期许。邹老师认为虽然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会遇到重重困难,但是如若语文教师保持“热爱、研究、精进”之心,定能胜任这份工作。她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有灵性的,而非照本宣科。
然后,邹老师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进行一一讲解。
邹波老师认为,语言建构与运用,应包含熟读成诵、海量阅读、训练表达。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应引导学生熟读成诵,使学生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思维发展与提升而言,邹老师认为教师应重视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教会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例如,抓关键词组织语言。从学生的生活细节入手启发学生情感共鸣,从古诗、名言中找论据等;对于审美鉴赏与创造,邹老师则引用木心先生,“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和吴冠中先生的“文盲不多,美盲很多”等名言,以此阐释了美育的重要性;邹老师认为审美鉴赏应包含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评价美,表现美、创造美,而语文课中恰好可以提供这一机会,因此,语文课其实是更利于培养学生审美力;就文化传承与创造而言,邹校长认为文化传承与理解应包括文化视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这三个方面。
最后,邹波老师以自身做为一名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的经历,提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素养,应包含丰富的人文底蕴、高超的专业智慧、通识素养、个性化成长四个方面,她勉励在座的研究生们能围绕这几个层面不断修炼,为成长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而努力。
附:邹波,佛山市顺德区云路小学校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顺德区责任督学,广东省书香校长,全国中小学作文竞赛优秀辅导老师,佛山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佛山市优秀班主任,佛山市名班主任,佛山市科研评审专家库成员,顺德区邹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科研工作室主持人。曾荣获中国好课堂二等奖;广东省课堂教学展示二等奖;佛山市第四届小学语文教学素养大赛特等奖第一名;顺德区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第一名;参与《佛山文化》《中华经典诗词读本》四本教材编写,出版专著《做幸福的点灯人》,参与编著《联盟体学校共同发展的理论及实践》等四本书。论文多篇发表获奖,主持国家级课题一项,省级课题2项,市区级课题多项。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硕士学位点
2021年4月21日
(撰稿:陈薏潞 刘沫 审稿:莫运平)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