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新教材作文教学,2020年11月25日下午,禅城区教育局教研室李剑平老师应学位点邀请到校为2019级和2020级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举行了题为“新教材,新作文——以初中作文教学为例”的专题讲座。讲座由人文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莫运平教授主持。
李剑平老师先向研究生们介绍了近年来新课标新教材的内容,提醒大家要对新课标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了解新课标的内容和改革走势,此外,还必须密切关注国家的政策和方针,了解最新试题的出题方向。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最为重要,在中考占分比例最高,因此,李老师围绕“课标引领”、“教材指向”、“学情为本”、“读写联动”、“评价助力”五个方面解读了初中作文教学。
“课标引领”、“教材指向”强调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课标和教材,因此,李老师结合初中语文新教材作文系列详细地介绍了初中语文新教材的写作教学指向,强调教师要认真研究每一体系的作文指向并深入思考相应的教学策略。他指出,作文教学的目的分别是:立德树人,关注生活,读写并驱和提高素养,教师可以从思维、情感与表达这三个要素指导学生写作。
“学情为本”强调要重视学情,以学定教。李老师归纳出初中作文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三个问题,分别是:没东西写,不知道写什么?有东西写,不知道怎么写?有东西写,知道怎么写,但不想写?对此,他指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李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常见语文教学模式、常见作文指导方法、作文教学的五个体系、作文教学的十四种模式、作文教学的几种不同策略和不同课型,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上述三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他指出,要以学情为本,对于没东西写的学生可以从观察与思辨、扩展思维、纵深思考和阅读与积累三方面进行引导;对于有东西写,却不知道怎么写的学生可以从审题、构思、表达和情感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作文教学;对于有东西写,知道怎么写,但不想写的学生,可以从创设情境、平等对话、培养个性三个方面入手。
李老师指出阅读和写作应该紧密结合,做到“读写联动”,促进学生读写融合的能力,鼓励我们多读经典古诗词,取其精华,激发创作灵感,并以其诗作《误入藕花深处》和《明亮清澈的眼》为例,再次明确阅读和写作具有相关性。同时,初中作文教学需要以“评价助力”,李老师强调评价的重要作用,教师评价时要坚持多元性评价、差异性评价、进步性评价、特色性评价和延时性评价。
(撰稿人:朱嘉慧 周漪婷 审稿:莫运平)
附:李剑平: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中语会副理事长;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佛山诗社副秘书长;禅城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佛山市优秀教师、佛山市公益名师,中学高级教师、禅城区名教师、教研员,发表大量文学作品、教育教学论文,出版多本教学、文学专著,荣获多种文学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硕士学位点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