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期间,清明而至。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学子响应号召,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哀悼活动,网上缅怀革命烈士,进行云祭扫、创作清明及抗“疫”等相关作品,悼念逝者、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一次党日活动:提升党性,祭奠英魂
人文与教育学院各学生党支部通过易班网、学习强国、腾讯会议平台召开“清明祭英烈,传承民族魂”云党日活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通过集体默哀、网上祭奠、书写感想等形式表达对抗“疫”英烈的崇敬和哀思。同学们表示丰碑常在,英魂永驻,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更应继承英烈的奉献精神,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用年轻的生命,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学生党支部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开展党日活动)
一堂“青马”优课:吾辈自强,砥砺前行
学院依托易班优课“青马学堂”发布课程“永不迟到的祭奠”,引导广大青年团学干部诉说对英雄先烈的敬仰,积极思考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在烈士身上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将烈士精神铭记于心,牢记青年使命,砥砺前行。
(文教学院青年团干在易班优课平台发布话题讨论)
一场主题班会:文明祭扫,抗“疫”必胜
基层班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祭扫教育”、“疫情防控先进事迹宣传”等内容开展线上班会,全院1600余人参加全国悼念活动,通过网络留言致敬英雄:“致敬为祖国牺牲的英雄们,缅怀为守护祖国逝去的抗疫英雄、为扑灭大火逝去的凉山英雄,缅怀千千万万的英雄们,是他们用身躯挡在我们面前,扛下了苦难。”。
(基层班召开线上主题班会并上传班会总结至易班微社区)
一个主题轻应用:礼敬先烈,心祭祖先
学院制作轻应用“致敬·2020清明缅怀先烈志,共筑中华魂”,开设5个板块,引导同学们文明过节,网上祭扫先人,同时阅红色家书,致敬抗疫英烈,铭记“逆行者”。轻应用被易班网“梨花风起正清明,祭奠先烈塑精神”清明专题活动作为全国入选的五所高校活动之一进行宣传。截至4月5日,300余同学在“寄语思故人”栏目留言,追思缅怀。
(学院制作轻应用并被易班网登载宣传)
(文教学子积极参与到此次的“云祭扫”活动)
一篇网络话题:缅怀烈士,传承红色基因
学院收集包括陈铁军、吴勤、区觉梦、邓培、谭平山、谭天度等广东佛山本土的革命英烈的事迹,制作话题,宣传革命先烈舍小我、顾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分享一个家乡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
(发布话题讲述佛山英烈故事)
一场战“疫”展演:寄慰英烈,传承精神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凝聚自身所学创作作品,表达对先人、革命志士缅怀,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不少文教学子创作了书法、诗歌、海报、画作等作品,传播正能量。学院易班清明节期间推出3期网上作品展示,一笔一划皆是对先烈浓烈的敬仰之情和学子的拳拳爱国心。
2017教育技术学(师范)1班姚钧杰设计海报作品
2017英语师范2班吴嘉欣撰写书法作品
2018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蔡鸿坤撰写书法作品
2017汉语言文学2班林鑫萍原创诗作《无畏》
一次传承活动:传承文化,同享天伦
学院向全体同学强调,严格遵守各地清明节扫墓的管理规定,不聚集不扎堆,以自身行动影响和带动家人、亲朋开展简约、文明祭祀,同时倡导同学们在家中与家人共度清明,同享天伦,让清明更“清明”。
17教育技术学(师范)2班的周芷菁说,她与爷爷一起看族谱,追根溯源;一起看爷爷当年担任语文老师时候的作文、小说,回顾岁月。爷爷还为清明创作了一首诗,表达对疫情的关心,希望清明节后一切向好发展。
(周芷菁与爷爷一起讨论诗作、翻看家谱和爷爷当年主讲语文课程的教材资料)
(周芷菁的爷爷诗作表达了对疫情的关心)
缅怀先烈先祖的同时,更要珍惜当下。大部分同学在家中听长辈讲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典故,与亲人学习和共同制作青团、艾草糍粑等传统食物。同学们表示,这个清明节意义特殊,弥足珍贵,不仅了解更多关于清明习俗和本土传统文化的知识,更重要是增进了亲人之间的感情。
(文教学子纷纷与家人制作美食,共度清明)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