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灯结彩话灯色——“魅力佛山,乐善之城”文艺大讲堂顺利举行
图文/传媒部 韩佳利
2015年12月24日下午,由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佛山民间文艺协会主办,佛山岭南文化研究院和文学院团委学生会学习部承办的“魅力佛山,乐善之城”文艺大讲堂在河滨校区18栋302课室如期举行。著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佛山彩灯国家级传承人杨玉榕以《张灯结彩话灯色》为主题,详细讲述了佛山灯色的制作技艺及其背后的故事。
(主讲人—佛山灯色国家级传承人杨玉榕大师)
杨玉榕大师首先展示了她的两幅作品——两份具有岭南特色的灯色,讲解了灯色这一民间艺术的来源,并介绍了顺德大良的鱼灯、高明乡镇的黄龙吐珠灯以及禅城的秋色巡游等一系列有关灯色的民间活动,特别介绍了佛山彩灯的“威水史”。其中提到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杨玉榕大师与同事把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共同制作了“花开富贵”、“飞龙腾达”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彩灯,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巡游,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外国人见到中国龙的彩灯,都由衷地赞叹“中国佛山是‘彩龙’的故乡!”当时在香港跑马地展出的280米长、3米高的中国龙还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黄宏宇老师为大家展示杨老师的彩灯作品)
杨玉榕大师之子黄宏宇也来到现场,与在座师生分享自己从事灯色制作的经验心得。他坦承自己虽主修建筑学,但在读书时的假期经常去民间艺术研究社观摩彩灯制作并对彩灯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跟着母亲学习彩灯制作,现已被授予佛山彩灯市级非遗传承人。黄宏宇对于如何制作彩灯,现场做了详细地讲解,与示范。
在讲座最后,杨玉榕大师谈了开展此次讲座的初衷和期冀。她认为,灯光能带给人们希望,彩灯更是中华盛世的象征,希望青年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同时,多一点了解、关注并参与传承保护民间手工艺。
(工作人员与主讲人、嘉宾合照)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