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学院简讯
学院简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简讯 > 正文
人文学院期末总结大会顺利召开

2025年1月9日下午,人文学院全体教职工期末总结大会在仙溪校区C6-111顺利召开,大会旨在全面回顾2024年学院各项工作,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学院院长李婵娟教授首先对过去一学年全体教职工在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各方面所付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了团队协作在学院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随后,她从办学方向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主要举措及成效、主要问题与不足、教学投入情况和发展对策建议六大方面进行2024年学院工作总结汇报。


第一,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目前,我院拥有118名教职工,教师队伍在年龄、职称、学位结构以及人员数量上均趋于合理。学院坚持内培外引的人才发展战略,积极为教师提供成长平台。多名教师荣获省“南粤教坛新秀”、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等荣誉称号,斩获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和广东省高校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三等奖。这一系列成绩彰显了学院师资队伍的雄厚实力。

第二,教学工作扎实推进。学院紧密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全力推进“一流专业、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专业综合改革”等专业类项目。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有序开展,已顺利完成 3 个相关项目的结项工作。同时,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鼓励教师申报教研课题,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此外,学院还致力于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基于产出的“评价—反馈—改进”质量保障机制,打造独具特色的“四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第三,科研工作成果丰硕。学院高度重视高层次课题项目的培育和申报,科研成果亮点纷呈。全年共发表科研论文 61 篇,其中核刊(含 SCI、SSCI、CSSCI)41 篇,出版学术著作 2 部。在课题立项方面,成绩斐然,纵向课题立项 22 项,其中省部级课题 6 项、市厅级课题 17 项,横向课题承担 4 项。学院还重点打造了“仙溪论坛”“通识教育大讲堂”“基础教育大家谈”三个品牌讲座,极大地提升了学术氛围和人文气息。


针对学院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部分专业师资年龄偏大、高水平教学团队匮乏、高级别教学成果与科研课题立项不足等问题。李院长明确提出,学院后续工作将围绕“补短板”“亮特色”“强内涵”三个核心方向展开。“补短板”即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学科研究重点方向;“亮特色”是发挥学院在“岭南广府文化研究、基础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上的三大优势;“强内涵”则是加强省一流专业建设,全力建成省一流学科,推动学院整体实力迈向新高度。

随后,学院党委书记刘雄平从政治建设把握好三大方向、凝心聚力发挥好多方作用、营造氛围开展好三大活动和聚焦主业服务好五大工作等四个主要方面,对学院过去一学年的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

第一,在方向引领层面,学院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其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同时,持续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为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第二,聚焦党建主业时,学院着力组建了一支年富力强的基层党组织队伍。通过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在学院内部成功营造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第三,在服务中心工作上,学院成果丰硕。不仅圆满完成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顺利通过学校首次师范专业认证,还高质量完成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自我评估。此外,学院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双百行动”和支教工作,扎实推进“访企拓岗”,全力促进毕业生就业。最后,刘书记也客观地指出学院存在的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教授和年轻博士数量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与支部的战斗力不足等问题强调安全是学院发展的基础保障,人才是学科发展的第一资源,立足地方则是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会议最后,刘书记再次真挚地地对全体教职工在上一学年为学院工作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高度赞扬了大家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同时,预祝在2025年能和大家齐心协力、砥砺前行,再创学院辉煌,并提前送上了新年的美好祝福。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