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现有专任教师28人。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82.1%。博士16人(含博士后3人),硕士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100%。有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3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5人。本系开办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招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校建校之初设立的三大专业之一。1995年升格为本科招生,2015年开始招收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方向)。2020年获批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21年获批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系现设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学(师范)两个本科专业方向。主持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各1门,主持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主持校级优质课程5门,主持校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近3年来出版教材5部,承担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项,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4项,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8项。获得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已招收教育硕士研究生9届,总计200余人。
本专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成果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团队。具体包括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五个学科方向。近3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22项,出版专著20余部。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研究》《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学术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一批高质量论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转载。
本专业坚持“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搭建“厚基础、宽口径、技能强、适应广”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平台,重视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提升。目前本专业建有8个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个省级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充足的平台。近五年来,学生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全省第一名)等奖项。本科学生的考研录取率也逐年上升,被录入南京师大、华南师大、上海师大、福建师大、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英国萨塞克斯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著名学校继续深造。
外语系
外语系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佛山师范专科学校英语系。建系五十多年来,经过历任领导班子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学校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师资队伍结构较合理、教学设施不断完善的教学单位之一,2015年开始招收教育硕士(英语教育方向)研究生。截止于2024年6月,英语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49人,在读研究生54人。
外语系目前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博士8人,多数教师都有国内外名校学习、进修的经历,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阿塞克斯大学、广岛大学等。英语专业现开设师范英语和国际商务英语两个方向,本专业拥有一个省级教学团队,一个省级教师教育实习基地,主持广东省质量工程教研课题2项,主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各1门。主持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SSCI、A&HCI、CSSCI和Scopus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指导学生在学科竞赛、演讲比赛和口笔译大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等奖励多项。
根据学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外语系确立了“精专业、强外语、重实践”的专业定位,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改革,创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构建了素质拓展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本系拥有数字媒体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室、微格教室等专业实验室;在中小学和企业建有10多个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和1个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的课程实训、见习以及毕业实习提供了良好条件。
近年来,外语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各类学科竞赛、演讲比赛和口笔译大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等奖励。2023年,外语系学生作品荣获“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21年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比赛专业组全省一等奖;2020年外研社“国才杯”英语写作比赛专业组全省一等奖等专业奖项。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的考研录取率也逐年上升,多名同学考取海内外名校研究生,被录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利兹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澳门大学等著名学校继续深造。
教育信息技术系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始建于2005年,2015年获得教育专业硕士授予权,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为校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第四层次特聘教授1名,高级职称占比54%,中青年教师博士占比71.4%。师资团队中,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1人,学校卓越教学成就奖1人,课堂教学十佳教师3人。教育信息技术系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学集体、先进科研集体。
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信息科技教育(师范)和智能媒体传播(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面向社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与需求,以培养“一专多能,多才多技” 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五大核心技能:信息科技和跨学科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技能;程序设计与智能硬件应用技能;基于数字制造设备进行创意设计与造物的技能;数字化资源与内容设计与创作技能;信息化系统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技能。毕业生能胜任信息科技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科技产品研发、数字内容生产、新媒体运营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本专业依托省级示范实验中心,建有教育创客空间、机器人教育实验室、STEAM教育实验室、数字化加工实验室、智能录播与室内摄影室、微格技能训练室等专业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价值600多万元;此外,本专业与中小学和科技企业合作,建立了23个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和多个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见习和实习条件。
近年来,本专业积极开展教科研并取得丰硕成果。主持获得各类教科研课题66项,其中省部级教科研课题30余项,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2项,省哲社科、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9项,省质量工程项目10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5项,省级教改项目4项。主持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校级优质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等近10门。主持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主编出版教材8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本专业获服务地方重大业绩成果奖1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取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项,软件著作权7项。
作为学校特色专业,本专业立足专业优势,依托“互联网+”,扎实推进育人模式改革。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引导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和职业规划;依托在线课程建设优势,全面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TO”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专业课程群,有效支撑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个性化发展。近五年,本专业学生在蓝桥杯、挑战杯、“互联网+”和各类科技文化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40余项。2022年获“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CAIP编程设计全国总决赛”特等奖,2016年,荣获全国第十届“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连续三届获省师范技能大赛一等奖。近三年,学生获得学术基金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4项,发表论文40多篇。毕业生成功创办企业十多家,另有多位同学考取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信工所、电子科技大学等名校和科研院所深造。
学前教育系
学前教育系于2012年成立并招收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现为校级特色专业。2013年,学前教育系被佛山市教育局批准成立“佛山市学前教育研究与师资培训中心”协同育人平台。2013年,学前教育系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广东省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基地”。2022年,学前教育系“佛山市学前教育基地”被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23年,学前教育系“儿童早期发展与托育服务研究中心”获批为“佛山市妇女儿童工作智库单位”。全系共有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博士6名,硕士13名,10人具有海外(境外)硕博学习或者访学经历,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名,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智库专家1名,广东省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广东省婴幼儿照护服务省级专家1名,佛山市妇女儿童工作智库专家1名。本专业教师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优秀指导老师、佛山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等称号。本专业外聘了重点高校的学前教育专家为客座教授,聘请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省市名园长为兼职教师。
学前教育系目前拥有专业实验室8间,面积1400多平方米,实验仪器价值300多万元;建有高品质公办幼儿园和国际幼儿教育集团校外实习基地多个,其中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1个,为学生的实训、见习、实习提供了良好条件。
近年来,学前教育系积极开展各项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成果。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78项,厅级项目5项,市级项目1516项。主持省部级教研课题15项,校级5项。获得广东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成果1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佛山市“十三五”教育科研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校级优质课程1门。
学前教育系通过“佛山市学前教育研究与师资培训中心”和卓越幼儿教师协同育人平台,形成了卓越幼师“校–政–园”协同培养模式。近年来,通过“校–政–园”协同育人实践,学生的创业创新和专项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获得多项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声乐比赛、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奖项。其中,指导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银奖”1项。
大学英语教学部
大学英语教学部原为大学英语教研室,隶属于英语系。2004年从英语系分离出来成立大学英语教学部,是承担全校全日制非英语专业学生、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工作的单位。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副教授7人,全体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
大学英语教学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基础扎实、精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搞好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为己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勤于教学,精心育人,积极推进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基础课程、跨文化交际英语、学术英语、英语口语与演讲、中国文化英语、英汉互译、大学英语四六级训练、地方文化英语等拓展课程和内容。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口语教学,把中国文化(尤其岭南文化)纳入课程教学和评价内容,体现课程思政元素,形成常态化。同时积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提高四六级通过率,较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英语的要求,以适应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通过一些列教学改革,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为争创我校大学英语特色教学创造条件。
近五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师主持省社科规划项目立项8项,省质量工程教改项目2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4项、佛山市社科规划项目13项、校级教研课题5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4名教师获校级卓越教学成就奖,2名教师获本科课堂教学“十佳教师”称号,2名教师获“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系部指导学生荣获各类英语技能竞赛获省级以上奖100余项。
大学艺术教学部
大学艺术教学部在原音乐系基础上于2016年成立,现隶属于人文学院,是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美育教育的教学科研单位,主要承担全校音乐与舞蹈艺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和艺术类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工作。
大学艺术教学部现有专任教师7人,全部硕士以上学位,分别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意大利帕尔马音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吉麦音乐大学等国内外艺术专业院校,学缘结构良好。
大学艺术教学部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美育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全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开设十多门符合学生审美需求的艺术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
近年来,大学艺术教学部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成果。主持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2项,校级优质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2门,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主编出版教材1部。荣获高校美育优秀案例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以上艺术作品创作三等奖2项。指导学生艺术团队参加省级的大学生艺术展演、大学生声乐比赛、大学生器乐比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优秀艺术团队交流展示、大中专学生歌唱舞蹈大赛、高校艺术作品征集展演、大中专院校百歌颂中华合唱比赛、高校反腐倡廉文艺作品交流及展览展演、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分别荣获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0余项。
大学艺术教学部现有专任教师7人,全部硕士以上学位,分别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意大利帕尔马音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吉麦音乐大学等国内外艺术专业院校,学缘结构良好。
大学艺术教学部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美育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全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开设十多门符合学生审美需求的艺术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
近年来,大学艺术教学部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成果。主持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2项,校级优质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2门,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主编出版教材1部。荣获高校美育优秀案例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以上艺术作品创作三等奖2项。指导学生艺术团队参加省级的大学生声乐比赛、大学生器乐比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优秀艺术团队交流展示、大学生艺术展演、大中专学生歌唱舞蹈大赛、高校艺术作品征集展演、大中专院校百歌颂中华合唱比赛、高校反腐倡廉文艺作品交流及展览展演、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分别荣获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0余项。
(2024年9月更新)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