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工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方一新与王云路教授到我院交流指导

    201815日下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方一新和王云路两位教授应邀到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会议现场)

王云路教授在讲座中对到会的老师们首先提到,对于教师而言,要注意“教学相长”对于教师成长的作用。她以自己多年教学中的例子对此话题作了既生动而又有学术深度的阐释。另外,王云路教授还倡导大家把做学问当成乐趣、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在快乐中做学术。她运用语言学的知识阐述了她在做学术过程中所获得的乐趣。她通过分析“点点滴滴”一词中“点”与“滴”的区别,以及“心”、“腹”二字的区别,向大家详细讲解了“点心”二字的来由及其精准的文字运用。她认为,通过这些打通古今的语言文字研究,可以得到很多认识事物的方式、通过小事也可以看出大道理、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王云路老师主讲)

讲座结束后,方一新教授与王云路教授一道,为我院教师们进行了详细耐心的课题申报辅导。对于相关学科的老师们提交的准备申报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书也进行了点评,纠正了他们申报书中出现的问题并指明了修改的方向。(文/李嘉美 审稿/莫运平)

 

附:方一新教授简介,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汉语言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重点基地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组成员;兼任全国训诂学会理事,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汉语词汇和训诂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词汇通史”、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史”“中古汉语词典”,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东汉佛经译者语言特点比较研究”、一般项目“《抱朴子》词汇研究”“东汉魏晋疑伪佛经的语言学鉴别研究”等近十项。出版有《中古汉语语词例释》(1992年,合著)、《中古汉语读本》(1993年,合著)、《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1997年)、《训诂学概论》(2008年)、《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2010年)等。曾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专著《东汉疑伪佛经的语言学考辨研究》(2012年,合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王云路教授简介,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礼学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学部学位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汉语史学报》主编;兼任中国训诂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课题和高校古委会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专著《中古汉语语词例释》(与方一新合作)获得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汉魏六朝诗歌语言论稿》《中古汉语词汇史》分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二、三等奖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