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2003年开始实施,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
我院部分大学生也加入了西部计划,最初他们怀着希望出去,最后他们带着收获归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参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们内心的感想与心得。
(志愿者出发前大合照)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每个人来这边的原因可能不尽相同,但一样的是多了份人生体验。(陈建新)
陈建新,来自14汉语言文学1班,目前服务于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他参加西部计划就是想过来看看国家发展进程里西藏部分,也想要试着走进许多作家笔下的神秘藏区。
(陈建新)
在大四上学期从知道学院师兄参与了这个项目开始,我冒出了参加西部计划念头,随后一直关注。家里亲人起初不想我去,毕竟离得太远,不过之后也是随了我意。我原本被安排去西藏林芝,后来留在拉萨市。
拉萨其实和许多熟悉的小城一样,并没太多大家想象的特别,街道没那么多高楼,直挺挺的马路上大车小车不慌不忙地行驶,茶馆老板在店铺前慵懒地沐浴着阳光,三两好友打壶甜茶聊天能喝上一个中午。
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在晚上刚下火车那会儿,看不清城市的样子,可是当我们的公交车行驶在桥上,远远望去能看到布达拉宫的上半身,虽然车上很多人并没看清,但大家内心的激动与兴奋仍然按捺不住。
要说遇到的困难的话,应该算是环境和工作内容吧,晚上睡觉不舒服,早上起来喉咙很干,上几层楼就会喘,不过习惯了也就好了。同时也因之前没接触过机关工作,刚开始一头雾水,后来多问多做之后也渐渐适应。
(宗角禄康公园)
西部计划和一般的志愿活动其实没什么不同,都是因为被需要,可能前者更需要我们参与和融入。于我而言,在单位服务的同时,也是体验,是感受,没有什么经验最难忘,在工作时的一点一滴,和身边人的相处,都很难忘。
每个人来这边的原因可能不尽相同,但一样的是多了份人生体验,“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来西部走走,参与这里的工作生活,让我切实感受到了服务所在地的社会发展、风土人情,也让我在规划之后的道路时,多了份思考。还有6个月服务期就要结束,我想这会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陈建新与拉萨小伙伴一起参加马拉松)
一直想要在合适的年龄,到远方走走,在最美的年华,不愿错过最美的风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走走。(沈家丽)
沈家丽,来自14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目前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二团,属于基层青年工作。一直想要在合适的年龄,到远方走走,因此,她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做志愿者。
(沈家丽个人照)
我想要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而到远方走走是我一直以来想要做的事情。在与父母沟通好之后,他们也支持我的决定。
这里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当地空气干燥,每天晚上要提一桶水放在房间,否则鼻子干燥得无法入睡。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落后的设施、环境和交通,堪比二十年前广东的农村环境。但是我却感受到了同一片国土中的不同之处,地域特色浓厚,维族特色较为突出。团场偶尔会停水停电,但维持稳定的状态非常好,巡逻值班不断,安全指数五颗星。
到哪里都会有不同的困难,所以保持一颗勇于面对困难的心,和去解决困难的勇气,比什么都重要。
(做志愿工作中的沈家丽)
西部计划和一般志愿活动的时间、空间、地点以及心境都不同,区别于学生时代的处境,和朋友同事间的相处,都大大的不同。这次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增加了我人生的阅历、见识,还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明白了很多人情世故。
(沈家丽眼中的新疆)
不甘心,不服气,一路坚持前行,任何的选择都需要付出努力,自己选的路就算是跪着也要走完。(孙晓琦)
孙晓琦,来自14应用心理学一班,目前服务于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的县委宣传部。一个倔强的女生,6个月的志愿服务新疆喀什,苦也好,累也好,她一路坚持前行。
(孙晓琦个人照)
我真正计划去西部的时候是在我大四上学期准备考研的时候,朋友和我提及这个,然后我就开始考虑。在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前,我本来是不告诉我爸妈的,但知女莫如父母,我爸知道后就问我能吃那个苦吗?我妈当时也不同意,但最后他们也都选择了支持我,叮嘱我好好保护自己。
刚到达这里时,觉得这里住的条件并不好,但是对比其他一些地方还是不错的,不好的条件我们就自己把它变得舒适,因此之后也不会不适应。这里最大的不同是这边发展和广东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物价有些贵,在某些方面比不上我们所处的地方,但是西部也在慢慢进步。我现在所在的莎车县在生活上基本没有困难。我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有时候工作任务重,经常加班,但每次我有回去念头的时候,又觉得不甘心,不服气,不想要前功尽弃。
(孙晓琦(右一)与其他志愿者合照)
我觉得西部志愿者更像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工作性质和一般志愿服务的性质有很大区别,是一项类似工作的志愿活动。现在我待在这里有6个月了,最难忘的就是11月份去统筹和规划县级知识竞赛。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组织活动,之前在大学没有真正的去弄过这一类的事情,身边的朋友都说那次活动还是很成功的,基本要素都有,最后也圆满的结束了。
我觉得参加西部计划的意义在于锻炼自己,我现在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从参加到现在,每一件事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但是也不能丢弃自己的理想,有理想,你就会想着现在和理想的差距,从而去努力去奋斗。当压力大的时候我想逃避,想回家,但是转念想想还是继续干下去。我想等到我离开的时候,可能会是高兴也可能是舍不得,高兴自己坚持了那么久,学习了很多东西,舍不得这边对我好的人。
(孙晓琦(左三)与我院其他志愿者合照)
坚守初心,选择亦不后悔,以爱国为出发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希望能做一点是一点。(张粤宵)
张粤宵,来自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目前服务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属于基层青年工作。不后悔参与西部计划,不曾后悔来到西藏,亦不后悔自己最初的选择。
(张粤宵(左三)与其他志愿者合照)
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是内心想法比较多的人,希望自己想到就去做,但往往又会给自己找很多借口不去做,所以这一次我不希望自己留下遗憾。最重要的原因,我很怕说到“爱国”两个字,这两字实在是过于沉重,但我确实是因为这种情怀而做出的选择。除此之外,我本身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也认为我们可能更适合去西藏从事教育工作。
实际上,其实西藏很多地方都是发展得很不错的,特别是林芝,有西藏“小江南”之称,气候环境都让人感觉很舒服。四面环山,但是不荒凉,直到现在,只要我出门都会被山和天空震撼。
(张粤宵拍摄的西藏风景)
这里需要的东西都有,虽然物价普遍偏高,补贴比较低,但是也完全足以支撑我们的生活。而比起这些,心理上承受的压力确实比较大,很多人是抱着支教的意愿来的,但是基本不会分到西藏的教师岗位,也就是说去到那边做的事情完全是自己陌生的。
就像我本身是一个理科生,分到了市委的档案室,每天面对的就是各类文件,前两个月属于什么都不会的状态,慢慢学,挨个问。有时候会觉得很委屈,但因为你是个志愿者很多事情不能像正式工一样提出来,所以要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快融入工作单位。我因为本身心态比较好,和其他志愿者之间的感情也是非常好的,大家会经常一起玩,这对于我情绪的调节也是非常有用的。
虽然我们有很多时候会抱怨,会说累,会觉得委屈,但是,来这里,内心真的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认识了一群和我有着一样追求的人,会一起过每个节日,会一起旅行,会在日常工作外,去福利院做我们自己觉得更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做志愿在哪里做都一样,只不过我们现在是比大部分人都更加专注地在做志愿者。而且很多时候,因为这件事情每天都在做,已经当成了自己的工作。我们不是“援藏”,因为西藏给我们的远比我们能为他做的要多得多。
总之,真的不后悔参与,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来西藏看看,毕竟看过西藏,真的不会后悔。
(我院志愿者参与培训班)
参加西部计划的JN江南学生志愿者,这一群热血青年,用心去领略西部的美好,用行动为这一方蓝天增添暖意,用一路的坚持,彰显JN江南文教学子的青春姿态。
西部计划不仅仅只是一个志愿计划,还是一种生活。只有曾经体验,方可感受其中的乐趣,知道其中的收获。
愿你们归来时依旧初心未改,砥砺前行。
(志愿者们合照)
采编整合/文教团委学生会记者团 钟浪花 容铭庆
图文排版/麦美棋
责任排版/赵栩
责任编辑/钱映璇
图文审核/黄爱萍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