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文创天地
原创文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创天地 > 原创文学 > 正文
记忆中的年味 (15英语师范1班 丘思平)

小的时候盼着过年,是因为过年不仅有新衣服穿,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吃的可以让我们放肆地敞开了吃。

记忆中小的时候,快过年的前几天是勤劳的母亲最忙碌的时候,要忙着炸“焦叶”(一种面点,有些地方叫麻叶)、蒸馒头、要卤肉、炖鸡,还要忙着拆洗被褥。而我则跟在母亲的后面,美其名曰帮忙,实则是提前让肚子里的馋虫过年而已。

  父亲和母亲都是仪式比较感强的人,逢年过节的都会做上一大堆好吃的,全家人聚在一起过节是我们家约定俗成的惯例。尤其到了年三十的这一天就更不用说了,是全家人团聚的隆重日子——虽然平时我们也会聚在一起,但是有仪式感的团聚显得更加隆重。

在母亲的观念里,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而在我的记忆里,只有经过了年夜饭,才能闻见年的味道。我们大约在下午五点左右开始吃年夜饭,一大桌子的鸡鸭鱼肉、啤酒饮料瓜子糖。在母亲的习惯里,家里最丰盛的食品这个时候都应该出现在桌子上。这个习惯不仅保留到现在,也潜移默化地养成了我们这些儿女们的行为。

母亲是一个极细心的人,也是一个极有讲究的人。年夜饭上有些菜是必不可少的,清炖全鸡,取的是“全”的意思,盼的是个团圆;比如清蒸鱼,取的是“余”的意思,盼的是来年富贵余余,生活越来越好;比如八宝饭,取的是“富”的意思,有八宝坐镇,甜甜蜜蜜的;至于其它的菜,母亲则按照就地取材、荤素搭配、儿女爱吃的原则信手拈来。

每道菜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红绿搭配再摆个造型,端上桌的菜不仅好吃更加好看。那是一场盛宴,味觉的和视觉的双重盛宴。

吃过了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这期间母亲会张罗着我们兄妹几个人出出节目闹一闹,或者是我们兄妹一起到院子里去放炮去撒野。通常情况下是哥哥负责放炮,我们姐妹几个负责尖叫,气氛嗨到爆。随着年龄一天天地大起来了,放炮的人和尖叫的人都由哥哥姐姐的下一代接替了,孩子们之间的感情也一如当年的我们。

年,就像是一列火车一样,载着全家人的欢乐和幸福,不紧不慢地向我们驶来。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耳边是此起伏彼的炮声,眼前是家人喜上眉梢的笑容,没有什么不愉快能够不败给幸福喜乐的“年”。

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饺子也上桌了,热气腾腾的。父亲会倒上一小杯酒,说着“饺子就酒,越喝越有”的吉祥话,喝红了脸,喝醉了心。父亲是一个极容易感受到幸福的人,这个时候的他一定是幸福感爆棚的吧。

吃完饺子就是发红包的时刻了。每个人会给爸爸妈妈说上几句吉祥话,说说来年的愿望和祝福,然后父亲和母亲会把红包给到每个孩子的手里,同时给出的还有他们最美好的祝福。无非是学习进步、健健康康、个子长高这些平凡的语言,但却是做父母心中最朴实最美好的愿望。

直到现在,每年的除夕,我们家仍然是这样的流程、 这样的仪式、这样的开心满满、这样的幸福满满。

年是什么味道的?一千个人会有一万种答案,不同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对于我而言,无论这一年经历了什么困难,有多么大的伤心事,有多么难过的孤独,到了这个时候,于我,只有幸福与快乐,没有什么可以替代。有家人团圆的年是我的高能加油站。在这里,我加满油,扬起帆,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努力奔跑。

年,对于我来说就是幸福的味道,是爱的味道。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