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返乡,于我一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陌生,从来没试过焦虑万分地抢着那张回家的火车票,也没有体会过漫长路途的那般艰辛与期待;熟悉,是因为小时候住在乡下,家门外面的大马路总能在过年前后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摩托大军”,全速赶回家。返乡过年,从来都是他们告诉我的。
中国人对于家,一直有着特殊的情感。在外奔波劳碌一年,倘若在过年期间未能回家一趟,即便是取得再大的成就,于他们而言都是心存遗憾与愧疚的。我,也不例外。庆幸的是,我的家,就在咫尺间,是上午告诉妈妈我想回家吃饭,中午便能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上一顿;是我们闲暇时体会农家生活的好去处,一个小时不到的车程换来的是世外桃源般的宁静生活。团圆于我,是那般简单。哪怕是思念,似乎也不曾出现在我的生命之中。
闲来无事便跟随父亲回乡下走走,恰逢是“摩托大军”返乡之时。一路上,数不清的摩托车从我们身旁呼啸而过,他们或拖家带口,或带上给父母亲戚准备的礼物,或独自一人匆匆往家里赶。我企图数一下这一路上究竟有多少摩托大军,他们就像转瞬即逝的流星,咻一下便从你眼前飞过。最后,我还是摇摇头放弃,安慰自己说,这不是用肉眼便可数清楚的。我也企图从他们的车牌推断,这一路他们要花上多少时间。越往下想,心里便觉得难受无比。我知道他们一般都要花上十多个小时,而这十多个小时,是他们放弃了中途许许多多次休息的时间,从月未落下到月再升起的过程。咫尺的家,如梦中花,可望不可即。
爸爸看到我略带伤感的表情,笑了笑说:“你很幸福,家就在身边。你也太年轻了,不懂得回家对于在外漂泊的人的意义。别看他们开的都是摩托车,但是这速度啊,可是我们都不敢想象的。回家,能快一点便是一点。”
是啊!回家,能快一点便是一点,谁又愿意耽搁呢?哪怕像流星一样飞速驶过,哪怕冒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归心似箭,谁又不愿意快一点再快一点回家看看那日渐老去的父母,日日思念的孩子和那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呢?回家的距离,他们要用一年走过。
我不敢想象这一路上他们要承受多少风霜雨雪。但是,他们是幸福的,因为家在。再远再辛苦,只要家门为他们敞开,家人为他们等待,苦一点,累一点,又算得上什么呢?我只能默默地祝福他们,摆了摆手,“爸,我们靠边行驶吧。开慢一点,让出一条道给他们。我们不急。”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