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神作,肯定不完美,但我就是喜欢。只愿大护法的票房能再好一点,后续有更多人会愿意做这样的尝试,我们才能看到更多有趣的风格独特的动画电影。——@可乐狗px
国产动画电影《大护法》7月13日上映,被我捱到20日才看。走出电影院的瞬间,影片里的许多情节在脑中不停闪现,疑问多多,却没有打消我对这部电影不错的第一印象。
客观来说,这部电影很难做到绝对地公正评判,影评两极分化严重,一派人在夸它有思想,有内涵,另一派人则批评它台词尴尬冗长,剧本结构混乱。更何况我还只是一名大学生,完全达不到专业人士的审美水平。因而,暂且作为一名青年代表,发表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浅见。
首先,从电影受众来看,这部电影几乎做不到“老少皆宜”。它的第一批受众就是不思凡导演动画的粉丝,完全冲着导演去看的电影。第二批,就是类似我这种从未听说“不思凡”大名的小白,冲着电影口碑去看的,然后两级分,一类是看了之后十分喜欢,赞赏故事有内涵、有思想高度,还有的演化为喜欢彩和罗丹CP、大护法和太子CP、小姜和太子CP等的忠实粉丝;另一类则疯狂暴力吐槽,被评分欺骗、导演强行灌输、台词突兀、某些对白尴尬、坑坑不绝、剧情无厘头等等,评论里明显带有
“导演骗走我的电影票钱,我就要黑评泄愤,不降低它的口碑誓不罢休”的意味在里边。我觉得产生这个现象的很大原因在于,这部电影的受众单一,它比较适合即将成年或已成年的年轻一代观看。诡异的画风、无厘头的剧情、爆笑的对白,适合真正喜欢动画的90、00一代。中年观众群里也不乏一些独具慧眼的欣赏者,但这类观众寥寥可数。
其次,电影剧情异想天开、富含隐喻、挖坑无数。据说这部《大护法》挖下的坑,是为下个系列做准备,但还是落下了故事剧情不完整、角色身份交代不清的诟病。
《大护法》的隐喻极多,值得深思和细细品味,韵味无穷却又细思极恐。
故事以奕国大护法千里寻太子,误闯花生镇为由,借花生镇这个地方引出吉安神仙为代表的罗丹、行法者、庖卯等和以大护法为代表的太子、小姜等展开的一场暴力血腥、暗黑阴郁、揭露花生人身世真相的战争。抛去这个看似单调的背景外壳,真正闪闪发光的是它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核。
这些情节确实经得起推敲和深思:第一,花生镇这个没有温度的地方,却是个从白天点灯到黑夜、人人都在屋子外面点灯的城镇; 第二,吉安老头一边在花生人面前充当神仙,一边却嘲讽地说花生人是他养的猪,只有花生人自己才把自己当成人;第三,卯卯的理想是一刀直取人的心脏,他的理想伟大而悲壮,太子问他:“练刀的方法那么多,你为什么要杀人来练刀,杀人要偿命的,你脑袋不能转个弯拿其他东西练吗?”之后,他仍执意杀人练刀。这种为了实现理想违抗法律,或者说不计后果得以实现的理想真的让人不寒而栗;第四,大护法初见卯卯留下的那句话“
你的理想这么充满杀气,怕是实现的那天,会是你的终年”正好暗示了卯卯的命运——死在自己的刀下并且一刀直取心脏。他切了这么多花生人的尸体都没有实现“一刀取人心脏”的理想,却在临死之际,取自己的心脏成功了。这些诡异得使人不寒而栗的设定,都源自不思凡奇妙的异想,你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也不得不被导演的脑洞所折服。
还有拥有孩子年龄却有着成人思想的小鸣,收集黑石头给太子,只为成为太子身边辅佐太子登基的人。“你只是听到一个小孩子这样说话,很不习惯罢了。”我竟然无言以对,现在的小孩子还是以前的小孩吗?不能吧,他们接触观察世界的方式比那时我们都要多,他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和儿时的我们不同了。我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新闻,有个熊孩子因为抢不到陌生姐姐的手机,竟然拿人家桌上的火锅汤料朝她劈头盖脸淋上去。
同样不明真相吃蚁猴子的花生人,从鱼蛋婆婆那里得知花生人就是蚁猴子的身世真相,“可是,我们不吃蚁猴子,还能吃什么?”的看似天真实则可怕的问题,和“我是谁”的哲学问题探讨,大护法对太子说,“我在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时候就是大护法,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可以说,电影《大护法》句句有深意,每个简单的对白都阐释了大道理。
最后,我深切感受到,《大护法》能带给你的不仅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画风体验,还是一场能让你带着思考走出影院的影片。所以它自诩“成人的动画片”,它承载着导演对社会、人生、理想、命运等的多重思考。一部电影就像一场导演和观众的对话,如果你恰好能接收了不思凡想传递给你的东西,你或许会认为《大护法》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反之,则避之唯恐不及。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