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文静
我的小爷爷廖列勤,他今年七十多岁了,是一位朴实无华的乡村老教师。他从二十多岁的时候就一直担任着我们村小学的语文老师,将半生精彩献给了“三尺讲台”。
他普通又平凡的一生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时中国刚过三年困难时期,衣食住行都很困难。冬天到了,黄狮小学里简陋的教室四面透风,孩子们在寒冷的教室里学习,直打哆嗦。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星期天带上工具上山去砍柴,回来给孩子拢火。面对四壁漏风,他用报纸试着给孩子们糊顶棚,就这样度过一年年的冬天。时光飞逝,到了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对教育的重视,农村教育的到改善,黄狮小学终于建起了水泥房。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黄狮小学终于用上了电子投影仪,也开设了电脑课等,小爷爷也在感慨他要学会用电脑,不然跟不上这个时代。
他无私奉献,在农忙时期主动为孩子补课,平衡学生学习和务农的时间。在以前农村,田就是农民的命。父母在农忙时期经常让孩子去田里帮忙,农民是靠天吃饭,春天不播种秋天哪里来的收获呢?小爷爷在上课时,发现总是有不少学生不来上学,一问才知道孩子在家帮忙务农。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小爷爷便给孩子们利用晚上的时间把他们聚集在一起集体补课。
他爱岗敬业,从教40多年中,他始终奋战在教学一线。工作中他从不以老自居,虚心好学。不懂的东西就不耻下问,赢得了老师们的信任与赞许。他以一颗爱心温暖每一个学生。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遇到困难,他对每个学生都是一如既往的关心、帮助。他总能以一颗耐心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来不急不躁,循循善诱,细致入微。学生被他的耐心所打动,努力学习,卯足劲互相追赶,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纪律,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他始终虚心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做一名教学研究的排头兵。
他关爱后代,即便退休后,他仍不忘党和国家的教育,选择在黄狮小学继续发光发热。他退休后在黄狮小学当体育老师。天气好的时候,他带领着孩子们在新建的运动场上打篮球、打羽毛球,乒乓球等等,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下雨时,则和学生们在课室讲黄狮小学的发展,教育他们忆苦思甜,珍惜大好的学习时光,要感谢党和国家,不然哪里有我们的幸福生活呢?也许低龄的小学生们暂时还懵懂无知、不知爱国为何物,但我相信这已经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萌芽的种子。
在我上大学后,小爷爷也一直鼓励我好好学习知识与技能,将来去投身于农村教育事业。他经常带我去小学里,为我介绍乡村学校的教育情况,那殷切的话语,真挚的眼神中透射出他当年在讲台上挥汗如雨的卖力的讲课的身姿……我也开玩笑的问他:“都已经退休了干嘛不好好休息还要跑出来上课?”他说的话我现在依然记得:“我对培养一代代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虽然退休了,但我还是认为自己责无旁贷,要尽自己努力,为此做贡献。
像他这样终身扎根在农村的老师中国还有很多,乡村教师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国家教育发展的大旗,别无所求,只为国家奉献自己。
(第三排左数第二位)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