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2月13日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文件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释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信号。
作为21世纪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本期的青听青说,了解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工作,学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上,“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和佛山市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上取得的成效吧!
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调整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
“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和农民,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要将先进技术、现代装备、管理理念等引入农业,将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乡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支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2023年2月15日,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盛世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机手驾驶农机在袁市镇团坝社区犁田备耕。)
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当前,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加力扩种大豆油料,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稳定完善帮扶政策。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此外,除了发扬“朱子文化”,作为闻名海内外的“千年花乡”,陈村种植年桔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初期。其中,仙涌村是陈村年桔种植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村居。
自“美丽田园”项目开展以来(“美丽田园”建设是广东省提出的珠三角农村全力推进“五大美丽行动”之一),陈村农田基础配套设施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陈村桔田从普通的种植地,不仅变成兼具旅游和文化价值的景区,如举行年桔文化推广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推广陈村年桔文化,建立年桔文化展示馆让游客领略传统农耕文化,而且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多,拓宽了陈村桔的销路和市场,提高了桔田的经济效益,做到了兴农惠农。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新时代青年当与时代进步、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争做乡村振兴的弄潮儿。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