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9日晚上19点,人文与教育学院党建中心组织本学院全体党员和预备党员于孔安道111进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党学习活动,观看《不朽的马克思》。
这部纪录片是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宣部指导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2集电视纪录片。这篇纪录片生动再现马克思和他的战友们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矢志不渝躬身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的人生画卷,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进步特别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深远影响。
尽管夜晚下雨,但是也无法阻挡党员们的学习热情
观看影片结束后,各党支部的预备党员和党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学习感想。
教育信息技术系学生党支部:
孙玉彤:观看了《不朽的马克思》后,我获益良多。作为新一代青年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去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的,而中国共产党在这样科学的思想指导下,一定能够越来越好。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这些党员和预备党员做好带头作用,一起为中国梦之实现而奋斗。
吴其钰: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今天,学院党支部组织了全体党员观看《不朽的马克思》。观影之后感触很深。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崇高理想。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今天,站在新的历史时代回顾马克思的一生无不令人感动和震撼,作为党员的我们,一定要正确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新的实践加以创造性地运用,让马克思主义思想永远常新常青,造福人类。
骆锦彩:进一步了解到马克思后,才明白马克思主义为何会是我们立国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向伟人学习,向伟人致敬。
学前教育系学生党支部:
伍紫荆:马克思波澜壮阔的一生在《不朽的马克思》这部影片中一一展开,这部影片像是在平淡地描述马克思的一生,却又留下很多深刻的思考。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和传播上超过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理论成果,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不敢说我对马克思的生平有多么了解,我不敢说我对马克思有多么崇拜,但在一个《不朽的马克思》里提到的一个片段中,我就已经被他的勤奋、执着所折服了。伟人之所以是伟人,他肯定坚持了我们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的理论知识,也要学习他的精神。今年,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现在的时代属于我们大家每一个人,希望我们抓好每一个瞬间,实现梦想。
李杏怡:通过观看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我了解到马克思的一生以及他的思想理论形成的过程,这使得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帮助人民实现自身解放。接受过启蒙教育和民主教育的马克思年轻时就立志“为人类而工作”,他一直坚定这个志向,并用一生的奋斗践行着这个志向。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决心为劳动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即使四次被反动政府驱逐,马克思仍然不畏艰难险阻,坚持为革命事业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在形成自己的思想理论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他经常白天在图书馆看书,晚上则到工厂实地考察工人的情况。在整个思想理论形成过程中,马克思对所处的时代和世界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是其两大思想核心,我想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远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的重要原因。
外语系学生党支部:
许思颖:伟人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除了必要的外部因素的辅助,更在于一个人自身的努力和坚持。所以,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也要继续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值得学习,卡尔·马克思先生的精神品质也值得每一代人学习并传承!
林诗琪:这部纪录片,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马克思的崇高与伟大。本片以《共产党宣言》为主要内容,通过介绍马克思先生生平各阶段的成长历程,构建了马克思的思想轨迹。他在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人类而工作”的崇高理想,成为了他一生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努力与才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人民会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文系学生党支部:
欧阳惠婷: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党组织了线下视频学习活动。马克思慷慨激昂地发出了这样的呼号:“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时,马克思仅仅17岁,已表达了他决心为全人类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看到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位17岁青年的心怀天下的远大理想。
中国有一句古语是这样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年纪轻轻的马克思不仅有心怀天下的远大理想,而且在后来的日子里真真切切地做到了。一百多年过去了,马克思的学说依然响彻云霄,影响着当今世界和人类的未来。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兼济天下,马克思虽然命途多舛,但他依然做到了关注全人类的命运。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我们要深刻学习马克思的学说,学习马克思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
陈心怡:观看了《不朽的马克思》后,我领悟到革命先辈们的成功是艰难的,但又是必然的。历史活动是我们群众的活动,无产阶级必须解放自己。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英国工业急速发展,但这是以剥削广大劳工乃至童工为代价的。值得庆幸的是,马克思与恩格斯注意到了资产阶级的剥削属性,写出《共产党宣言》。这一文件的产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为无产阶级的奋斗指明了方向。我相信我们共产党人的前途是光明的,终有一日我们必将实现共产主义。
郭少娜:让我深受感动的是17岁的马克思立下“为人类而工作”的大志,从此以后,马克思便投入了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的奋斗历程。小时候看到书本里面的伟人、英雄,只会觉得很崇拜他们,觉得他们神圣的存在,但可能是年龄还小,思想觉悟还不够高,那时候并没有想到自己也会长到伟人、英雄的那个年龄,除了崇拜他们,也得付出实践,向他们看齐,并为之努力。我们是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我们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17岁的马克思已经下定决心为人类而工作,那么我们呢?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有的人会因为挫折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而有些人却只会关心自己的利益,丝毫不想为集体做出自己的哪怕微不足道的贡献。对比起老一代的伟人、英雄,我们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实在有太多太多。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崇高理想。今天,站在新的历史时代回顾马克思的一生无不令人感动和震撼,我们一定要正确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新的实践加以创造性地运用,让马克思主义思想永远常新常青,造福人类。
责任编辑:陈洁
文中感想由各党支部供稿
审核:邱帅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