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研究生导师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导师 > 正文
研究生眼中的导师——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导师名录:

教授:蒋家傅

副教授:李新晖  陈子超  郭淑斌  钟媚

讲师:胡畔

导师蒋家傅教授,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院长,华南智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主要为信息化教育与智慧校园、创客教育与教师教育。他鸿儒硕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硕果累累: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共发表11篇论文;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其中省级重大项目1项,主持完成各类横向课题50多项,出版了多本著作。其研究成果《智慧校园的理论模型构建、系统实现与创新应用研究》通过省科技厅鉴定,专家评价为国内领先水平。

蒋院是我们的严师,经常在学习上督促我们。他会在外出以色列学习的时候,实时将培训的知识共享,让我们体会到学习是不分时空界限的;会在奖学堂里(蒋门弟子微信群)每周都发代表性的前沿知识让我们进行总结归纳,惭愧的是我们几个经常偷懒;会利用个人时间对我们进行指导,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的不足。这样严厉的他让我们有点小怕怕,怕的是如果我们做不好,会让他失望。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我们心里,他更像是我们的慈父。那一句句温暖的问候,那一次次不经意的表扬都是在严厉的外表下隐藏的满满的关爱。他总是竭尽全力想让我们学得更多,获得更多。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高山流水遇佳音。蒋院,我们会努力成为你的骄傲,感谢一路上有你!(钟红、魏晓风、韩奇)

 

在过去的23年里,16年在校园里度过,对校园产生永不磨灭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是相互的。从北方来到佛山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来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这个全新的校园里,我遇到了我的导师,李新晖副教授

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我老师的情景,那时老师急匆匆地跑来参加师生互选,老师亲切地做着自我介绍,仔细地询问我们每个学生的情况,尽可能地让我们互相了解。李老师的言语并不多,但足以见其朴实与平易,亦如他的为人,简约、宁静。

慢慢的才知道,李老师是广东省计算机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先后承担过部、省科级研究项目,而且还获得了国家、省部科技成果证书,是发表了数篇文章的学者。来到陌生的城市,李老师的热情感染了我,见到了老师的第一面就给我一种亲切感,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总是少不了笑声,老师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结合了他自身擅长并喜爱的文学色彩,让我的知识范围更广阔,对专业知识不仅是表面,而是了解得更透彻。在生活中,和老师聊天也能感受到老师的风趣,和老师沟通了解了更多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每一次的沟通都很珍贵,也让我心里对自己的定位和对未来工作的期望更加坚实。

一个学生首先要端正的就是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态度才成为一名合格研究生的前提。每天忙忙碌碌,不断学习的态度,老师的一言一行指导着我,就是这样一个严谨的人,在不断提升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引导我们前进。

有幸成为李新晖老师的学生,正是他身上刚正不阿、热情洋溢、幽默风趣、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很多学生,也激励我们不断前进。李老师的深刻教诲,是我至深的宝贵财富。为人师者,言传身教,这就是我的好导师。(于佳音)

 

导师陈子超副教授,男,1960年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培大讲堂主讲教师,佛山市教育技术研究专家,佛山市中小学教师微课与翻转课堂培训项目负责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翻转课堂推广应用项目负责人,《教育信息技术》杂志特约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创新、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儿童发展与教育、微课与翻转课堂。

导师多次在国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多次应邀到各地高校和中小学举办微课和翻转课堂学术讲座,培训教师2000多人,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10项,经费150多万元。主编出版著作3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荣获国家级和省级优秀论文一等奖各1篇。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和省级“大创”项目各2项、省级攀登计划项目1项、创立科技公司3间,获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证2项、全国“挑战杯”金奖1项。近2年指导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6篇、本科生3篇。(王芬)

 

导师郭淑斌副教授,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是多媒体学习与认知。主持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和多项横向课题。一直关注的研究领域包括阅读认知研究、学生心理健康和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等。目前主要关注项目式学习在中小学的应用。

第一次正式见导师是在确定导师之后,当时在去教室的路上是很紧张的,原本以为心理学博士的她可能会比较严肃,但是一见面,老师温和的笑容就让我的紧张感消失了一大半。我们在很舒适的氛围里认识了的彼此。

作为副教授,老师对做学术保持着非常严谨的态度,对师姐和我的课业也有着创新、务实的要求。她说:“我很喜欢去找有意思的事情做,课题研究可能不在乎是不是高大上,但是我很感兴趣的,并且切合实际能解决问题,我喜欢这种勇于尝试的感觉。”这句话完全鼓励了当时的我,让跨专业的我增加了学好专业知识的自信心。我想正是这一份敢于尝试的心让老师总是保持着活力与自信。

在教学中,老师是一个特别能理解和包容学生的人,课题学习时多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没有老师架子。课程刚开始会主动了解和收集学生的基础以及对课程感兴趣的内容,再对自己的课件进行适当调整以照顾学生需求;课程进行时也总是面带微笑,聆听学生的想法……对于拥有这样的导师的我感到有点小骄傲。(赵卉雷)

 

我的导师是钟媚副教授。入读硕士研究生一个学期,由于我导师正在美国留学深造,我与导师见面很少。但是钟老师非常体贴,时常会通过微信或者QQ的方式来增进我俩师生的交流,而且平时也会通过E-mail的形式把优秀的学习资源提供给我。当我有疑惑的时候,钟老师会非常耐心地指导我,并鼓励我努力前行。另外,钟老师目前专心于学前教育的研究,以身作则,博闻强识,严谨笃学,以专业、严谨、博学、慎行的态度来进行自己的科研工作,并获得了许多成就。此外钟老师身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系主任,指导的学生不仅仅是研究生,更有本科学子,还要带领和指导新的教师。每当有人请教,钟老师都悉心解答。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真,是老师一直践行的教学理念。虽然与钟老师相识的时间不长,但是在我眼中,钟老师就是一位严谨、博学、专业、年轻的优秀教师!(林燕萍)

 

导师胡畔博士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创客与STEAM教育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数字教材与电子书包、智慧学习环境等,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广东省“创新强校”青年人才项目1项——“云端模式下面向数字教材的个人学习环境研究”,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面向STEAM教育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教研项目1项——“《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胡畔老师是一位优秀的年轻博士,教学中认真负责,课堂质量高。在学术研究上一直保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自我要求严格。同样对我的要求也非常严格,细心指导我的学习,给予了我许多帮助。同时,他也是一位风趣幽默、平易近人的老师,私底下也会和学生开个小玩笑,讲些趣事。胡畔老师经常说遇到问题不要有畏难心理,只要相信自己,尽力去做一定能成功。一句话,这碗心灵鸡汤我干了!(钟翠玲)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