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超越深耕耘,教学相长秋结实
人文与教育学院 田欣欣老师
教学感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教学改革措施及效果:
自任教以来,主要担任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现主持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经典化、网络化及实践路径探索”、“中国古代文学优质课程”、“文本细读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等多项教改课题。
1.探索古代文学课程经典化,把文学的“金针”传授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通过文学经典体现的,但经典文学作品博大精深,不少学生难入其门,无法理解文学的真谛及奥秘。鉴于这种情况,古代文学课改变了以文学史为主要讲授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精选诗词、戏曲、小说经典案例,借鉴“文本细读”等文学理论,细读、鉴赏、分析文学经典,引导学生走进中国古代文学精彩纷呈的艺术世界,最终获取文学艺术的“金针”。
2.营造学习古代文学的良好环境,建设课程互动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低头族学生日益增多。为给学生营造课外学习、互动学习的良好环境。2017年11月,开通“我们的金蔷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公众号。公众号包括经典书目、经典解读、经典与我等多个栏目。现已推出老师及学生推文二十余期,期期都是用心之作。其中无端锦瑟、新世说、沙鸥画画等专题受到学生好评。金蔷薇的学生作者都是佛科院的中文学子,其中既有在校本科生,也有已在工作岗位取得骄人成绩的历届毕业生。老师与学生、在校生与毕业生、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在此平台都能互动交流。有老师的指引,有学长的鼓励,有同学的督促,“我们的金蔷薇”正逐渐成为古代文学学子交流互动的优质平台。
3.重视应用环节,鼓励学生阅读经典、研究经典、传播经典。为帮助学生巩固、活化专业知识,鼓励学生围绕文学经典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提高了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近年来,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多项课题,指导多名学生发表经典研究的学术论文。
经过教学改革,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连续多年优秀,中国古代文学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有位学生毕业前发来这样的留言:“老师,现在我毕业了,在离开校园之际,想跟您告个别。大二您教我们古代文学,大三教我们明清小说……谢谢老师让我走进不一样的文学世界和了解不一样的文学解读,让我爱上文学,爱上中文。”学生的肯定是对老师最好的鼓励。今后我会一如既往,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在学习经典的路上,陪伴他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