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党委的部署和学工部的领导下,经管学院学工办依照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商界英才”为目标,以“全人发展计划”为抓手,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全方位引导学生、服务学生和培养学生。目前学工办共有辅导员9人,负责全院三千多名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主要包括学生党团工作、社团活动、奖助贷工作、学生事务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研究生工作等。学工办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思想教育入人心,党员教育领发展
2019年,学院学生党建致力于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机制。2019年,学院进一步完善《经济管理与法学院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办法》、《经济管理与法学院学生发展对象量化考核办法》、《经济管理与法学院学生党员管理办法》。学院严格按相关制度及办法开展党员发展、党员管理与考核。学院党员发展程序规范有序、客观公正,学生党员组织纪律强,有责任有担当。
学院认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和教育工作,全院在2019年共有632名(其中新生613)递交入党申请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21名,选拔116名发展对象进入学校党校学习,选拔221名入党积极分子进入学院分党校学习。本年度,学院共发展学生党员71名。目前经管学院学生正式党员(含2016级)100名,预备党员(含2016级)49名,入党积极分子425名。
学生党建活动围绕学校相关工作部署、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发展,开拓思路,营造学院良好的党团共建氛围。开展“红色寻根之旅”实践项目、“我爱我的大学”主题党日活动、迎新党建引领教育与服务工作、“礼赞新中国”系列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理论素养提升项目以及各类表彰总结大会。
二、团学活动形式多样,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2019年,学院开展第二课堂主题活动421余场,活动参与人次达24188余人次。其中,社会实践类活动占66.27%,思想成长类活动占15.20%,创新创业类活动占15.68%,文体活动类占2.85%。以“魅力佛山,佛乐融融”为品牌的新生教育活动共计1500余人次参加;各类科技文化竞赛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26项。参加学校第43届田径运动会,获学生团体总分第一名,实现第十八次夺冠,今年“五连冠”。
学院以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为抓手,创新引领成绩显著。学院团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其它各类科技文化活动,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获省级以上奖项126项。另外学院团委协办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全校参赛人数达6487名,学院共2支队伍获国赛一等奖,10支队伍获国赛二等奖,47支队伍获国赛三等奖,我校总体获奖情况位居全国第一(参赛学生数量及获奖数量均第一),获得“国赛最佳组织奖”,获奖人数获历史新高。在2019年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生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2项,实现特等奖0的突破。
学院以社会实践和志愿公益为亮点,实践育人显作为。2019年11月学院获得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一系列志愿活动,获得2019年度青年志愿服务评比“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其中2个项目获得”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奖。以激发基层活力为平台,丰富文化引领增强育人力度。
三、重视教学抓学风,良好氛围促考研
学院制定了促进考研的行动方案,鼓励学生和老师签订《经济管理学院考研指导任务书》,明确目标、积极动员、做好辅导、提供后勤保障,务求提升考研积极性,从而带动良好的学风氛围的形成。2020年报名考研人数有113人,最终录取为10人,出国出境深造人数3人。
学风促进中心开展以宣传考研文化、提供考研信息、服务考生考研的系列活动,支持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考研的行列当中。2019—2020年学风促进中心共举办考研活动9场,参加人数共1027人次,通过讲座、调研等形式,大力宣传考研文化,促进学院的良好学风。
学院建立三位一体的学业预警机制。在2019年4月份和10月份,分别由学工办各专业分管辅导员给因挂科收到学业警告信的学生谈话,并且电话通知家长,发放学业警告信给学生及家长(两份),要求学生带回家给家长阅读,让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家长签字并由学生在下学期开学初带回。对个别特殊学生,分管辅导员联系班主任,通过合作督促学生重视学习,营造学院良好学风。
四、就业情况稳定,创新创业成果突出
2019 届毕业生共计529人,涉及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金融学6个专业。参与就业人数504人,升学人数7人。根据广东省大学生就业在线系统的数据统计,学院已就业人数为502人,初次就业率为99.6%。其中,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金融学5个专业就业率为 100%。此外,对离校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进行登记追踪,在 2019 年11月前完成了全员就业,我院2019届毕业生最终就业率实现100%。
2019届经管学院学生在校创业人数4人,项目6项,带动就业人数22人,参与资本达16万元。2019-2020年度开展创业类型讲座、沙龙活动共计8次。在2018—2019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决赛上,主赛道上,经济管理学院共获得两项三等奖、七项优胜奖,红色赛道上共获得一项二等奖,两项优胜奖。而在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3D公益佛手”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银奖。在2019—2020年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决赛上,经济管理学院共获得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六项优胜奖。针对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项调研会、讲座、培训会六场。
五、推动心灵成长计划,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学院推动心灵成长计划,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2019年学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排查、疏导及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心理健康活动。本年度学院处理各类突发状况105起,其中心理问题41起,学业困难22起,其他综合类问题42起,目前突发状况均已得到良好控制,相应老师在持续跟进中,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做到“一人一档,专人跟进,动态反馈”。根据2019级新生的入学心理测试反馈结果,学院已制定详细计划,开展排查和干预工作。
学院阳光心灵中心在学院团委的指导下,以“助人自助,共同成长”为宗旨,本年度共举办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活动6场,讲座1场,培训2场。其中“南巷清风,与心相约”第六届心理剧活动,共33个班级参加,参与人数650余人,共计4场次,学生参与度高,覆盖范围广,为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七、资助途径海纳百川,助力学子成长成材
学工办认真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相关要求,全面推行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并定期围绕自强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保证助学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学院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帮扶,资助育人工作显成效。2019年,我院7名同学获得邓佑才扶困奖助学金困境成才助学金,4名同学获得邓佑才扶困奖助学金优秀学生助学金,1名同学获得临时困难补助,2名同学获得潘锐雄扶困基金希望助学金,2名同学获得潘锐雄优秀学生助学金,10名同学获得潘锐雄专业技能竞赛助学金,5名同学获得旅港南海商会百周年助学金,11名同学获得陶聚传承扶困助学基金自强奖,4名同学获得陶聚传承扶困助学基金临时困难补助,1名同学获得万科集团助学金,5名同学获得东鹏慈善助学金,2名同学获得仲明助学金,5名同学获得石景宜刘紫英伉俪助学金。 2019年-2020学年国家三金评审工作依次开展,我院4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63名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65名同学获得国家助学金。
八、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培养创新型国际人才
留学教学2019年度经济管理学院双向交流148名,其中学院学生外出交流137人,国(境)外学生来学院交流11人,圆满完成高建指标任务。为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及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需要,学院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密切配合,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贴近学生需求的留学项目。主要包括一学期短期交流项目、“2+2”项目、INTOP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赴美带薪实习等项目,通过形式多样的留学项目进一步拓宽学生对外交流的渠道。提升了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