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谢中元 |
|
职称:教授 |
|
职务:教育硕士导师、广东省非遗研究基地主任 |
|
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
|
电子邮箱;154694283@qq.com |
|
主讲课程: 民俗旅游、旅游创意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等(本科生课程),特色体育校本资源开发(硕士生课程) |
|
教育背景: 暨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文艺学硕士(全日制);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非遗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非遗学博士(在职) |
|
工作经历: 2024.9-,JN江南官方管理学院旅游系教授; 2006.7-2024.8,先后担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院辅导员、讲师、学工办主任,佛山岭南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人文与教育学院副研究员、教授、教育硕士导师; 2002.7-2004.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乐市农五师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援疆支教)。 |
|
研究方向: 非遗旅游,广府非遗保护,广东醒狮历史与文化等。 |
|
承担项目: 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粤港澳传统醒狮的抢救性挖掘整理研究》(免鉴结项)、广东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佛山醒狮源流与存续研究》(优秀等级结项)、广东省社科规划地方特色文化项目《国家级非遗佛山十番的抢救性挖掘整理研究》(良好等级结项)、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子项目《传统习俗、仪式与节庆的美学内涵研究》(完成)、广东省文化繁荣发展专项课题《佛山醒狮传承口述史》(完成)等省部级课题5项;主持完成市厅级课题10余项;主持完成佛山市各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委托的文化规划、非遗保护、文化旅游策划等项目20多项。
|
|
发表论文(出版专著): 主要著作:独著《走向“后申遗时期”的佛山非遗传承与保护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年;独著《何燕剪纸艺术》,岭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第一著者《至味悠长:高明濑粉》,九州出版社(全国百佳)2023年;第一著者《南海醒狮的历史、文化与技艺》,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第一著者《行花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主要论文:在《探索与争鸣》《文化遗产》《学术论坛》《海南大学学报》《湖北民族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广西社会科学》《文化中国》(加拿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及国际刊物论文20余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另在《佛山日报理论周刊》等发表理论文章10多篇。
|
|
获得奖励和荣誉: 个人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佛山市首批文化英才(佛山文化高层次人才)、广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高校大学生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决赛“十佳优秀指导教师奖”(2次)等;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论文获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广东省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广东社科学术年会一等奖、广东省弘扬岭南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之调研报告一等奖以及广东省地方志理论研究成果一、二、三等奖。
|
|
社会兼职:
广东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振球)记录工作学术专员、江门市社科专家、佛山市非遗保护专家、市社科专家、市地方志专家、市公共文化服务专家、市老字号专家委员等,以及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非遗保护、文化产业等专家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