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凡 |
|
职称:教授 |
|
职务:无 |
|
专业:旅游管理 |
|
电子邮箱;fslifan@163.com |
|
主讲课程: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与开发 |
|
教育背景: 1987.7—1991.8 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3.7—1996.7 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4.7—2008.12 就读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
|
工作经历: 1991.8—1993.7 于辽宁省阜新市第十一中学任教 1996.7—现在 于JN江南官方任教 |
|
研究方向:社会文化地理、旅游规划与开发、古村落与历史街区保护 |
|
承担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怀旧空间演变的研究:记忆、想象与地方认同——以广州、佛山为例(项目批准号:41171128),2012.1-2015.12,主持。 [2] 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历史街区更新背景下的公众参与和城市社会文化空间的建构——基于PPGIS和ANT的广佛案例,2014.1-2016.12,主持。 [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GIS的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管理的研究(项目批准号:2005B31001001),2006.1-2008.12,主持。 |
|
发表论文(出版专著): 专著和专利: [1]李凡,黄耀丽,郑坚强等. 探幽大旗头——历史、文化和环境研究. 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2]李凡.明清以来佛山城市文化景观演变研究.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 [3]李凡,杨俭波,刘书安等. 佛山古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4]李凡.佛山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 FSHCGIS V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登记号:2015SR119332) 主要论文: [1]李凡,黄维,杨俭波. 城市怀旧空间演变与多元主体的建构——以佛山市通济桥为例.人文地理,2015,30(5):29-37. [2]李凡. 历史地理视角下海上丝绸之路在岭南的区域效应.热带地理,2015,35(5):637-645. [3]李凡,杨蓉,黄丽萍. 怀旧消费空间地方建构的比较研究——以广州怀旧餐厅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4):505-516. [4]李凡,杨俭波,何伟财.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佛山传统祠堂文化景观变化以及地方认同的建构. 人文地理,2013,28(6):9–16. [5]杨蓉,黄丽萍,李凡(通讯作者). 怀旧消费空间的地方建构——以广州西餐老字号太平馆为例. 热带地理,2014,34(4):463-471. [6]李凡,黄维.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怀旧现象及地理学研究视角. 人文地理,2012,27(3):28–33. [7]李凡. 从清代佛山“万真观”到“城隍庙”的空间文化含义的解读. 热带地理,2011,31(5):521-525. [8]李凡,朱竑,黄维. 从地理学视角看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集体记忆的研究. 人文地理,2010,25(4):60-66. [9]李凡,司徒尚纪. 民间信仰文化景观的时空演变及对社会文化空间的整合——以明至民国初期佛山神庙为视角. 地理研究,2009,28(6):1550-1561. [10]李凡,朱竑,黄维. 从祠堂视角看明至民国初期佛山宗族文化景观的流变和社会文化空间分异. 地理科学,2009,29(6):929-937. [11]李凡,朱竑. GIS在历史及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国外研究进展综述. 人文地理,2009,24(1):41-47. [12]李凡,司徒尚纪.清至民国时期基督教在佛山传播的空间透析——以教堂景观为视角. 热带地理,2009,29(5):500-506 [13]李凡,符国强,齐志新. 基于GIS的佛山城市文化遗产景观风险性的评估. 地理科学,2008,28(3):431-438. [14]李凡. GIS在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24(1):21-26. [15]李凡,黄耀丽. 区域间城市旅游经济的溢出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旅游学刊,2008,23(5):23-28. [16]李凡,蔡桢燕. 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研究——以大旗头古村为例. 旅游学刊,2007,22(1):42-48.(被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07年第4期全文收录) [17]李凡,司徒尚纪.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视角——以佛山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6):98-103. [18]李凡,司徒尚纪.近二十年来中国文化地理学文献分析.人文地理,2007,22(7):105-111. [19]李凡,金忠民. 旅游对皖南古村落影响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宏村和南屏为例. 人文地理,2002,17(5):17-20. |
|
获得奖励和荣誉: [1]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省级培养对象 [2]专著“李凡,黄耀丽,郑坚强等. 探幽大旗头——历史、文化和环境研究. 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5”获2003~2006年度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3]论文“李凡,司徒尚纪. 民间信仰文化景观的时空演变及对社会文化空间的整合——以明至民国初期佛山神庙为视角. 地理研究,2009,28(6):1550-1561”获2009~2010年度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
社会兼职: 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函评专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人文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热带地理》等期刊审稿专家,广东省地理标志专家库专家,佛山市首批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佛山市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佛山市全域旅游发展项目评定专家,佛山市地方志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禅城区文体旅局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禅城区规划局项目评审专家,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并担任佛山市学思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服务中心监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