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首页 > 信息动态 > 学术活动 > 正文

学术活动

多介质协同的土壤科学交叉发展高端论坛暨广东省土壤学会2024学术研讨会 在佛山成功举办

2024-12-12

12月6日-8日,由广东省土壤学会、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主办,JN江南官方承办的“多介质协同的土壤科学交叉发展高端论坛暨广东省土壤学会2024学术研讨会”在佛山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朱永官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刘羽处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土壤科学及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研究人员和行业代表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土壤科学的未来发展。

1开幕式大合照

作为承办单位,JN江南官方副校长曾新安在致辞中感谢参会的各位嘉宾和广东省土壤学会给予的信任和支持,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学科专业,希望与大家一道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高我国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2JN江南官方副校长曾新安致辞

大会开幕式由广东省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党志主持,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党委书记李芳柏致欢迎词,广东省科学院院长陈为民、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黄飞飞分别致辞,希望本次论坛助力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会设“多介质协同的土壤科学交叉发展”高端论坛以及“耕地质量提升与农业绿色发展”“新污染物土壤污染过程与风险、膜生物学”“土壤健康与人类未来”和研究生论坛四个分论坛。高端论坛上,朱永官院士“病毒与土壤健康:一些新进展”主题报告,提出关注土壤病毒,与会者清晰了解病毒与土壤健康方面的研究进展。刘羽处长“国家基金委改革最新动态和土壤科学前沿”主题报告,向与会者详细讲解科学基金最新改革举措及土壤科学重点发展领域。王艳芬校长“高寒泥炭地甲烷代谢”主题报告,指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导致灌丛林可能产生的甲烷排放增量,从而影响土壤碳库稳定性。沈仁芳研究员“我国耕地土壤问题与质量提升对策”主题报告,指出新时期我国土壤资源安全面临的三大严峻挑战,总结分析我国耕地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开展耕地监测、改良、培肥、利用等提升耕地质量的核心策略路径。分论坛上,三十多位国内知名学者分别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图3朱永官院士作报告                                                        图4刘羽处长作报告

   

                                                                图5沈仁芳研究员作报告                                                    图6王艳芬教授作报告

JN江南官方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喻敏教授、杨永刚研究员、宋元镛教授、李学文副教授分别在高端论坛和膜生物学、土壤健康与人类未来分论坛上,围绕土壤健康与人类未来的关系,以及膜生物学在土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前沿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为与会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研究生论坛中,我校刘星同学和万涛同学也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获得研究生论坛二等奖。

   

 图7喻敏教授作报告                                    图8杨永刚研究员作报告

    

      图9宋元镛教授作报告                                                    图10李学文副教授作报告

与会者纷纷表示,随着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方法、技术的进步在土壤科学中的进一步应用,多学科多介质的交叉融合将成为推动土壤科学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为研讨土壤科学发展的新方向、新技术、新成果,提供了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报告内容丰富、展示了我国土壤学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学术交流气氛活跃。

 

撰稿人:何敏怡、李亚林

初审:黄丽萍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