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梅美与共”队利用暑期时间来到广东省首个获认定的原中央苏区县——大埔县,开展了为期半个多月的社会实践,用实干肩负起历史使命,立足当地实际情况,挖掘当地红色资源丰富,绿色产业发展,古色源远流长的特点,发挥青年力量助力苏区振兴。
走进苏区大埔,追寻红色印记。他们深入革命老区梅州大埔,采访已有71年党龄为国浴血奋战的期颐抗战老兵黄样华,倾听革命故事,重温奋斗历史。在关怀老党员和老战士的同时,也让黄老感受到党的关心与温暖,以及青年一代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梅美与共”队身体力行接好接力棒,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三河坝战役为中国革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梅美与共”三下乡团队来到了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追忆“三河坝战役”这段峥嵘岁月,传承英烈精神,身体力行挖掘红色精神内涵,为老区振兴提供红色引擎。他们向三河坝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敬献鲜花并重温入团誓词以此来祭奠烈士,在缅怀先烈中承续奋斗之志。
在大埔,有一条被毛泽东比喻成“人体的血脉”的交通线,自1930年至1934年间安全护送了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200多名党政军骨干,以及一批技术人员、文艺工作者安全进入中央苏区的线路。这是唯一一条未被敌人破坏且长达三千里的交通线,被誉为“中央红色交通线”,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特殊贡献。“梅美与共”三下乡团队踏上了茶阳这片红色热土,重走红色交通线,了解它的诞生、思考和领悟它“摧不垮打不掉”背后的精神支撑,感受大埔儿女洒热血的爱国情怀,强化自身对党史的学习,提升思想境界,坚定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念。
构建绿色产业,厚植发展底色。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确立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团队通过调研了解到大埔具有近千年制作陶瓷的历史,来到青花瓷小镇——高陂,参观富大陶瓷工业区,了解陶瓷产业的生产流程和市场情况,并与研发部经理黄志超先生进行交流了解陶瓷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为大埔陶瓷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梅美与共”团队还走访了大埔县万川千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丘牡香董事长进行了沟通交流,了解蜜柚产业在振兴革命老区中和扶贫助农中的动力作用。通过各大网络社交视频平台向外宣传大埔蜜柚,推动蜜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并针对现阶段蜜柚产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发挥蜜柚助农增收促振兴的作用。
多措并举促古色焕新,擦亮苏区文化名片。大埔县作为广东省第一个原中央苏区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深厚,历代名人大师辈出。“一腹三翰院”“一门两总理”“一家三将军”“一期四主席”“一县五院士”“一门九清华”等早已闻名天下。“梅美与共”团队走访了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的故居,中国实业兴邦的爱国企业家张弼士的博物馆,在他们身上总结出了中国青年应有的品质,坚定了为党为国奋斗终生的决心,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擦亮苏区文化的名片。
“梅美与共”队还深入研究当地非遗,与汉乐协会进行交流探讨,了解汉乐发展的现状和所遇的瓶颈。另外,他们还前往百侯镇,与非遗传承人沟通,深挖“鲤鱼舞”和“五鬼弄金狮”的历史根源,结合比较传统的舞狮并突出其特点,制作一些更具趣味性的宣传视频,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该项目,帮助解决其后继乏人,传承青黄不接的问题。
“梅美与共”队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真正走入中国乡村,将调研报告写在田野里,写在大地上,让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对大学生来说,这也是一次深刻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向党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铿锵宣言的实际行动!
(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
Copyright JN江南官方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请联系我们xchb@fosu.edu.cn,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