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三下乡】心潮文化队:探寻乡村红色印记,助力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1-08-14

近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心潮文化队前往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桥陈村进行走访调研。此次队员们通过认真了解桥陈村红色历史故事,对村干部进行采访,仔细调查该村产业发展现状等方式,对桥陈村进行全方位、多方面的深入了解。桥陈红色永不息,熠熠生辉爱国心。助力乡村振兴,佛科院学子在行动!

桥陈村秉承“红色领航,绿色发展”的理念,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的乡村振兴之路。走进村里,空气中夹杂着田野的清香,映入眼帘的是修正一新的笔直马路。新建的公园内人声鼎沸,其乐融融,一派祥和。红色景点庄重威严,静静地述说着当年饱经风霜的艰苦历程。桥陈村,一个充满红色气息、亟待乡村振兴的淳朴乡村。

在与村委干部的访谈中,队员们得知,桥陈村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开创了“红+绿”的特色新农村计划,将红色历史文化以及绿色生态资源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村委干部说道,“自计划实施以来,多个企业对该村进行资助。”修复红色遗址,发展乡村旅游,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都体现了党的全面领导、人民群众的力量。自贯彻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以来,桥陈村已实现全面脱贫,人们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永远跟党走,红色党建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村党支部要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农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桥陈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展现领导关怀,开展党员活动,培育红色产业,加强党建引领。队员们走访村内红色基地,感受党建引领下的严正清风,学习重要思想,提高精神境界。其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八个大字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纷纷表示:“当代青年应当牢记这八个大字,学习其中的担当精神与奉献意识,从红色历史中感受情怀、汲取能量、发扬精神,才能更加积极地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贡献。”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桥陈村以乡村旅游为依托,开创了旅游业、养殖业、种植业共同助力农村发展的新局面。队员们了解到,桥陈村贯彻“红+绿”方向发展旅游业,将传统的革命教育基地与湿地公园、红色栈道、特色农业等结合起来,整治乡村旅游环境,大力促进旅游业发展。除此之外,养殖业作为桥陈村的收入来源之一,取得了万只蛋鸡场示范基地建设的丰硕成果。炎炎烈日下,队员们前往生态大棚了解村内种植业发展现状。阴凉的大棚消散了酷暑带来的闷热,与此同时,在舒适的大棚下,鲜活的绿色生命们正肆意地生长着。精湛的技术加上先进的理念,桥陈村向着有机种植、绿色发展的道路前进着!

红色文化熠熠生辉,红色经典历久不衰。硝烟于岁月中散尽,但历史长河永不停歇。桥陈村将“红色村”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引领基层治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打造“红+绿”特色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队员们走进党服务中心,紧跟讲解员的脚步,牢记桥陈红色历史。党群服务中心上方红旗飘飘,高挂着“永远跟党走”五个大字。百年来筚路蓝缕创造历史,百年后焕然一新紧跟党行。这是红色文化渗透到乡村中的体现,也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后,队员们参观小北山革命红色展厅,倾听红色党史故事,感慨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除此之外,队员们还实地走访了红色长廊和母子榕红色公园等配套项目,感慨于桥陈村红色建设的丰硕成果。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队员们既对历史发出了呐喊,又对未来寄予了期望。桥陈村既重视红色历史,又助力乡村振兴,是将历史与未来相结合的典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范。队员们相信,不久以后,桥陈村将会进一步响应党的号召,蜕变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绽放出万丈光芒!

(校团委)

邮编:528225

地址:江湾校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江湾一路18号

          仙溪校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广云路33号

          河滨校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河滨路5号

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JN江南官微

  • JN江南视频号

  • JN江南南方号

  • JN江南强国号

  • JN江南易班

  • JN江南青年

  • Copyright JN江南官方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请联系我们xchb@fosu.edu.cn,感谢您的关注!

  • 数字校园

  • 电子邮件

  • 图书馆

  • 讲座预告

  •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