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劳动教育“三个融合”,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师生共上一堂生动的劳动课

发表时间:2021-06-08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要求,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让大学生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526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组织师生80余人在校园内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

劳动教育融合专业教育。“劳动教育不是单纯让学生干体力活,而是要通过劳动,培养热爱劳动、勇于创新的精神,特别是培养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知识与技能”。基于这样的认识,学院把专业教育有机融入劳动教育中,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探索完善专业劳育教学体系,切实提升劳动教育培养质量。

正值求知楼消防改造接近尾声,实践教学陆续开展,可实验室装修时留下大量顽固污渍。“我们可以利用专业知识自己配制强力重垢洗涤剂。”多年从事精细化工教学工作的张俊敏老师说道。在学院精心组织安排下,26日下午18化工学生们精神饱满地来到了求知楼。劳动开始之前,张俊敏详细介绍了重垢洗涤剂的配方和配制工艺。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配制了大量洗涤剂。随后,两个班级分别来到求知楼202607进行清扫。“大家行动起来吧!”随着班长的一声令下,全体学生迅速响应,纷纷拿起抹布、扫帚、拖把等劳动工具,或收纳整理,或清洁卫生死角,或打扫室内卫生。经过3小时热火朝天的大清扫,实验室的卫生完成了质的飞跃。“我感觉这次劳动课特别有收获,当我们将自己配制的洗涤剂涂到污垢后,没过多久,污垢就慢慢软化,轻轻一抹就变干净了,这种感觉很奇妙,我觉得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真的太实用了。”一位来自18化工2班的同学说道。

劳动教育融合党史教育。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弘扬劳动精神,学院副院长陆冠尧在劳动教育示范课程暨党史主题教育活动中与18级旅游管理的同学们分享了从“红色劳动文化——南泥湾精神”中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观。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让党史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启了“党史+劳动”教育新模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深受鼓舞,满怀着热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心做好每一份食品、饮品,等待迎接即将到来的客人。

双专业劳动教育交叉融合。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者最大的喜悦莫过于劳动者们互相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18化工专业的同学在完成实验室清扫后,来到了基础楼517-518旅游模拟运营餐厅,在这里,每一个茶点都经过细心烘焙,每一份饮品都经过精心调制。幸福的表情洋溢在每一位同学的脸上,化工专业的同学满足于辛勤劳动后食物的饱腹感,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满足于食物分享的快乐。两个专业,一个工科,一个管理学科,无缝地将劳动教育课融合在一起,劳动教育课取得圆满成功。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邮编:528225

地址:江湾校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江湾一路18号

          仙溪校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广云路33号

          河滨校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河滨路5号

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JN江南官微

  • JN江南视频号

  • JN江南南方号

  • JN江南强国号

  • JN江南易班

  • JN江南青年

  • Copyright JN江南官方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请联系我们xchb@fosu.edu.cn,感谢您的关注!

  • 数字校园

  • 电子邮件

  • 图书馆

  • 讲座预告

  •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