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建人才高地,创高建辉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十三五”人才工作综述

发表时间:2020-11-11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十三五”期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人才工作部署,瞄准学校大学更名、申博工程核心任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管理方式,根植佛山产业,以人事机制体制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构建完备的分类分层次人才引进体系

       学校成立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把引才的立足点放在推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发展上,着力顶层设计和人才引进规划。先后建立了“人才特区”制度、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及“三大类、九层次”的引才体系。根据佛山乃至广东产业发展需要,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食品工程、节能与环保、制造服务等六大领域,以“政策特区”构筑“人才高地”,实施了海内外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博士和产业特聘教授三类人才引进计划,形成了九个层次的引才体系。“十三五”以来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博士536名,其中高层次人才117人,包括双聘院士8人,海外特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8人,珠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9人。

20186月,学校召开首届人才工作会议。

创新管理方式,搭建各类人才引进成长服务平台

       通过举办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全球博士论坛等方式,让全球高层次人才关注大湾区、关注佛山、认识佛科院。对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实行一事一议,随时开辟绿色通道予以引进。面向青年人才,建立一对一成长服务机制,搭建拔尖人才成长平台。2019年学校举办了数十场各种学术交流会,如2019年4月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植物膜转运蛋白生物学论坛”,不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院士、高被引科学家等著名海外专家,还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俄罗斯科学院等签订合作备忘录并建立长期合作机制。2017年以来,在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支持下连续举办三届国际青年学者会议,海内外三百多位著名高校的优秀学者汇聚佛山,达到了国际学术交流、引进人才和项目合作的目的。

2019年11月,佛科院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会议顺利举行,来自世界著名高校以及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的100余位优秀青年学者参加会议

       在二级学院实施学术院长和执行院长双院长制,实施岭南讲座教授制度,为青年人才引入优质学术资源,搭建交流融合平台,营造高端学术氛围,帮助青年人才成长。十三五期间又新聘请1位欧亚大学联盟副主席和1位菲尔兹奖获得者为我校名誉教授。

根植佛山产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地方经济发展

       学校面向佛山支柱产业,积极构建“人才复用”机制,制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才复用”试行办法》,通过与各区共同引进、共同培育和共同使用高层次人才,构建“身份在佛科院、创业在企业”的灵活用人机制,引进了一批产业化精英团队和创新创业人才,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引进的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副总裁Christopher的氢燃料电池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包括清华大学刘志祥博士,以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燕希强博士等, 该团队先后成功申报了佛山(云浮)氢能产业与新材料发展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氢能省重点实验室,Christopher荣获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燕希强博士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并和赵吉诗博士一起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拔尖人才。

2019年930日,佛科院特聘教授、氢能专家 Christopher John Guzy荣获“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同时在人才服务时,也强化人才与行业和产业对接服务,为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为佛山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和提供智力支撑。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各类人才活力

       学校采取了超常规措施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编员核定、绩效工资校院二级分配、岭南学者激励计划、二次岗位聘任等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新创业活力。对标“特区”人才的激励措施,一方面实施了《重大业绩成果奖励》制度,培育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团队、重大成果转化以及成果奖等;另一方面出台了《“岭南学者”人才激励计划实施办法》,实现了校内外特区和老区人才的并轨。目前共有194人入选“岭南学者”岗位,极大地激发了老区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老区人才在省级重点平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国家基金立项数、专利授权、成果转化上逐年实现了翻番。

以时间换空间,建立地方高校准入编制度

       学校制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准入编(预聘)制度管理实施暂行办法》,引入提前“换血”机制,将即将退休教师未来空出的编制数量提前使用,作为新引进准入编人员的编制预留数量;适当提高准入编人才薪酬待遇,增加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构建准入编制度管理实施暂行办法,以及考核合格入编、不合格淘汰的考核评价体系。学校专任教师数量从2015年的783人增长到1183人,博士数量从2015年的248人增长到现在的669人。

加大培养力度,积极推进人才项目申报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一方面从政治上加强教育,提高各类人才的政治思想素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引进人才进行表彰,对表现优秀人才列入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另一方面注重人才的业务培养,通过业务进修学习、知识更新教育等,不断提升人才业务能力。十三五期间,学校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人才13人;此外,广东省重点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入选2人和海外名师项目十余项;同时,国家级海外人才项目和教育部人才项目申报人数也都有较大幅度增加。
       八方英才聚,高建展宏图。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机遇,继续以“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的魄力,通过加大投入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精准引人加强学科团队建设、优化人才评价方式提升人才引进质量、成立人才服务专区提升人才服务质量和水平等实际举措,进一步打造人才高地,推动学校第二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创造新的辉煌。

(人力资源处)

邮编:528225

地址:江湾校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江湾一路18号

          仙溪校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广云路33号

          河滨校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河滨路5号

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JN江南官微

  • JN江南视频号

  • JN江南南方号

  • JN江南强国号

  • JN江南易班

  • JN江南青年

  • Copyright JN江南官方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请联系我们xchb@fosu.edu.cn,感谢您的关注!

  • 数字校园

  • 电子邮件

  • 图书馆

  • 讲座预告

  •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