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东升、科技开发处项目主管门彬、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文彬、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杨磊一行在佛山市环境保护投资有限公司环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剑明陪同下到访我校并进行座谈交流。学校科技处处长谭海曙、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余国斌、副院长宋宪强及环境工程系主任江学顶等参加了交流。座谈会由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陆冠尧主持。
会上,谭海曙对王东升主任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我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基本情况、学校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季华实验室的建设背景和运行机制。余国斌介绍了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概况,以及学院在参与地方环境建设方面的优势和思路。王东升充分肯定了我校作为地方院校的发展思路及取得的成绩,并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以及受佛山市政府邀请设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佛山)珠三角中心的背景、思路及初步方案,同时表达了与我校开展合作的意愿。陆冠尧就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在科研方面的工作以及今后的思路进行了详细解读,宋宪强和江学顶分别介绍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及环境工程系的优势和特色。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双方就设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佛山)珠三角中心的创新模式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今后的合作前景进行了充分讨论,一致认为依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科技研发、产品开拓方面的优势以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服务地方方面形成的良好基础,双方强强联合,在重点实验室申报、学科建设及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等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可以从具体项目合作开始加强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健全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强化整体的创新能力以及更为全面的合作模式。
本次座谈交流增进了我校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沟通和了解,为促进今后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成果转化、高新技术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实质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始建于1975年,时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建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性研究机构。中心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6个所级实验室及若干支撑服务系统平台。中心主要学科方向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控制、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污染水体修复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人与自然耦合机制、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对策、环境生物技术的理论与应用。
Copyright JN江南官方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请联系我们xchb@fosu.edu.cn,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