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中心主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创业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佛山市国为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幼儿教育与融合发展研讨会”分别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仙溪校区A2报告厅、香港创新中心、澳门大学创新创业中心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同步举办。本次研讨会以“探索湾区幼教,共育时代新苗”为主题,旨在搭建粤港澳大湾区学前教育和人才交流合作的平台,构建大湾区学前教育“同心圆”,打造大湾区学前教育合作“共同体”。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中心理事长曾峥,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前局长、金紫荆勋贤太平绅士吴克俭,香港金融管理学院院长郭启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与创业联盟主席黄恩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中心名誉理事长、香港鸿福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席谢宝达,香港幼稚园教育专业交流协会创会主席丁健华,澳门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王闯,澳门国际礼仪文化协会会长陈艳婷,广东省教育厅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静娴,佛山市委台港澳办副主任王绪绪,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佛山市国为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丘裕昌,南海区、狮山镇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学前教育界有关专家学者、佛山市幼儿园园长、港澳嘉宾等20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曾峥代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学校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以来主要工作情况。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提出的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教育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动机”,有助于加快形成湾区建设的“虹吸效应”。他认为,在国家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三地教育交流合作,创新幼儿教师培养机制,推动学前教育全面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曾峥表示,粤港澳完全有机会在学前教育改革创新方面再一次引领全国潮流,而且能够加深并拓宽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方面的立场与共识。
王静娴认为,本次活动对总结粤港澳三地及国内学前教育发展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探讨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学前教育质量的理论、制度与实践创新,提升我国学前教育水平,应对学前教育发展新形势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她指出,近年来广东幼教致力于研究探索三地幼儿园缔结“姊妹园”的精神,打造起大湾区幼教人才交流示范样板,建立起大湾区园际间长期稳定的交流关系,未来将推动更多“姊妹园”结对,实现学前教育的融合与共赢。
王绪绪表示,近年来佛山市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创新发展机制,强化市级统筹,加强顶层设计,在切实解决学前教育的学位、资源配置以及在深化学前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她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推动粤港澳学前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互学互鉴,建立起大湾区学前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吴克俭认为,香港在多方面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目前也在寻找更多与内地教育的合作机会,旨在通过拓宽合作领域,实现共融共促发展。他指出,香港2017年推行“免费优质幼稚园教育计划”,从三岁开始,着重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品质,有助于将来实现其终身学习和全人发展的目标。他希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继续借助香港优质教育资源和优势,加强教育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携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幼教事业发展。
王闯表示,教育是民心相通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正呈现开放创新、人才创新的新局面。澳门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他认为湾区各地幼儿园需要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才能更好地融入学前教育发展的新潮流。对湾区学前教育师资共培,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今后湾区学前教育合作的关键。
会上举行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与创业联盟、佛山市国为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战略协议签订仪式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幼儿教育孵化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幼儿教育孵化基地揭牌仪式,协议围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学前教育孵化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学前教育核心课程、智能幼教学习中心等方面开展合作。
在主旨演讲和主题研讨环节,吴克俭、王闯、郭启兴、陈艳婷、丁健华、谢宝剑和广州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彭茜、深圳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刘国艳、广东省特级教师聂莲分别作精彩专题演讲;谢宝剑、彭茜、刘国艳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钟媚围绕幼儿教育政策、课程与游戏、教育教学方法、家园共育等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创业学院 人文与教育学院)
Copyright JN江南官方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请联系我们xchb@fosu.edu.cn,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