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文与教育学院依托易班、腾讯课堂等平台,举办第四届“礼敬中华,‘易’彩纷呈”国风游园会,通过知识竞赛、传统文化讲座、家乡传统食品制作、传统文化社团嘉年华、诗书画创作颂抗疫英雄等形式,促进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学习和传习传统技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专业知识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走进学生心里,以文育人,为期两周的“云游园”活动,吸引了众多学子踊跃参加。
传统文化知识竞答,扬文化之底蕴
木版年画发源地是哪里?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黑色一般表示什么?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为了孕育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学院设置了易班题库线上传统文化知识竞答,题目涵盖传统技艺、诗词、历史常识等范畴,400余人参与到答题竞赛。
聆听传统文化讲座,传国风之文化
学院邀请了传统文化名师,开展佛山武术、剪纸和解读历史名城佛山等传统文化系列线上主题讲座3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融入到专业知识教育,共吸引了1100余名同学聆听和学习。
制作故乡传统美食,承中华之传统
记忆中的故乡与美食文化联系分不开,美食常常作为我们故乡的念想。“舌尖上的故乡”活动是本次游园会一重要环节,让同学与家人共同制作家乡美食,继承和弘扬传统美食文化。同学们纷纷化身中华小当家,制作了艾糍、梅花汤饼、猫耳朵、双皮奶、臊子面等各具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并介绍美食背后的故事寓意,为家乡美食代言。
文教社团齐发力,展文化之魅力
墨韵书画社、本心华服社、笛子协会等传统文化社团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创新。他们通过镜头,将扣人心弦的琴声、行云流水的书画、虎虎生风的武术、清脆悠扬的笛声记录在视频,展示给屏幕另一端的同学们,带领同学线上“云学习”传统文化技艺。
传统文化谱致敬赞歌,展青年之风采
在疫情期间,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们,在前方默默坚守,撑起了万家团圆、灯火通明。文教学子用书法和诗歌的形式为他们的勇敢谱写别样赞歌,用传统文化致敬先烈,为抗击疫情助力。
(人文与教育学院)
Copyright JN江南官方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请联系我们xchb@fosu.edu.cn,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