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部荟萃 - 正文

院部荟萃

管理不松懈,思政不下线,服务不缺位:人文与教育学院全力应对疫情大考

发表时间:2020-03-22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人文与教育学院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政部门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实处,凝心聚力,“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全面展开,管理、思政、服务育人全面上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扎实推进各项管理举措,做安全、教学工作的“护航者”

网络教学顺利推进为学业续航。学不可以已,学院组织任课教师扎实认真开展网络教学。第一,严格管理第一课堂:严格教学要求,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第二,保证课堂质量:要求全体授课老师在扎实学习掌握网课平台使用功能、初步预判网课可能出现问题和准备好应对措施的前提下,认真开展课程测试与设计在线课程,对个别网络授课有困难的教师开展帮扶。第三,严格教务管理:院领导、系主任、教学督导每天查课,学生工作办、教务办每日通报考勤情况,对接缺勤迟到学生的管理,引导学生端正网络学习态度。

全院教师在疫情大考中提升网络教学技能,中文系李婵娟老师“用做‘网红’的心态去组织课堂”,她认为:只要用心,网课也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中文系许结玲老师探索使用长江雨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的混合式在线教学,从了解、熟悉该平台的基本操作,到课件制作,再到与班级学生的多次测试,全力以赴,力求以最佳的效果向学生呈现每一次的线上教学。

        春来正是读书时,学院全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寒假期间开展的线上读书打卡活动时间延长,培育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此同时结合学校部署,开展“同心战,爱国同行——防疫抗疫作品征集活动”和“雷锋精神,热血传承”活动,目前已收集作品110余份,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成果展现在爱国情怀中,展示在抗疫行动中。

李婵娟老师在线直播课程及线上讨论

及时摸查学生网课学习情况,授课老师不断探索改进。学工办收集700余名同学网课反馈,总结出课程因网络延迟卡顿、相比线下课程互动交流少等九个主要问题,反馈给任课老师。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对标改进授课方式方法,帮助学生缓解课程授课方式变化带来的不适,不断提高课堂质量。

网格化管理保驾学生安全。学院严格开展不提前返校教育,持续不间断组织易班每日安全报送,掌握学生身体健康及居住地变动等数据。就疫情地区学生和海外回国学生“一对一”每日跟进管理,严格落实三级报告制度。通过专用网络课件、学习强国线上会议、微信群和QQ群学习等形式,组织辅导员、班主任认真学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应对学生返校前后实施的与健康跟踪、卫生、课堂出勤等有关的“两案八例”,增强风险意识,强化责任意识。

 

多种渠道开展爱国教育,做好思政教育的“传道者”

         “云升旗”召唤青年学生爱国情怀。全院约1700名学生准时参加2020年春季新学期开学“云升旗”仪式,聆听书记和校长在国旗下的讲话,以班级为单位,以易班为阵地发布感悟。李秀格同学在感想中说到“‘云’升旗是一次很奇妙的体验,疫情让我们的城市变得异常沉静,但今天我们在不同空间同时奏响的国歌,打破了这种静默,唤醒了春天的热情。”

李秀格同学在线参与新学期开学升旗仪式

致学生的一封信厚植理想信念教育。3月初,学院学工办发布《在战“疫”中激荡青春、共同成长
——春季开学前给文教学子的一封信》,把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作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鲜活教材,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疫情面前相信党和人民,树牢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号召同学们继续做好“守护者”、“修行者”“识途者”的角色;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通过志愿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通过创作诗书画曲等形式,上好战疫的爱国实践课,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奉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线上主题班会奏响战疫青春之歌。根据学院党委统一部署,基层班依托学习强国、腾讯会议、微信等平台召开“在战‘疫’中激荡青春、共同成长”的云主题班会。截至311日,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共计参加线上主题班会47场,覆盖每一个基层班。全体同学们就“广东省大学生2020开学第一课”踊跃畅谈疫情所感所闻所悟,对抗击疫情中的感人事迹进行分享传播正能量。老师号召同学们用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学习,向最美逆行者学习,与伟大祖国站在一起。

班主任和辅导员参加线上第一课班会

易班优课打造思政“云课堂”。全院学生认真观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纷纷在“青马学堂”优课群发布感悟。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习社人文与教育学院分社”优课群及时上传总书记关于疫情的讲话精神、防控重点工作指示及部署;组织130余位学生党员参加“云党日”活动,聆听学院党员的抗疫故事,观看网络抗疫宣传视频并分享感悟。

        党员先行汇聚蓬勃战“疫”力量。党员们相应党中央和学校党委的号召,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积极为防控疫情工作捐款,截至3月上旬,共有301位师生报名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255位师生党员主动为抗击疫情线上捐款,合计22179.1元。

 

于细微处传递人文关怀,做好困境学生的“破冰者”

落实就业跟进和指导。辅导员和班主任通过电话、线上关心方式,对全院388名毕业生实习、就业、升学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帮助学生缓解就业方面的焦虑情绪,为精准推进就业服务打好基础。引导学生报名参加线上双选会,完善电子简历,线上投递简历人数超过300人。引导毕业生理性应对就业寒冬期,2月至今,已经在线上开通4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超过500人次参与学习。

加强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辅导。考虑学生长时间居家中可能引发的情绪问题,学院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工作,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校沟通17人,对接学生谈话谈心50余人。组织“健康心灵,阳光公益”为主题的第四届公益文化节,通过解忧小课堂、云健康打卡、战“疫”知识宣传三个板块,让更多的同学借此释放压力,调整心态,使居家学习生活更加充实。

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通过线上推送政策推文和线下发动助学干部摸排的形式,了解困难生家庭经济受疫情的影响,为6名学生提供相关帮扶。

关注需求提供暖心服务。疫情给学生带来的“小确丧”,在辅导员的主动关心下一一化解,如学前教育专业一同学因身体不适住院而耽误网课,及时分享到“学霸笔记”;20名同学因学习材料在宿舍也享受到了特殊时期的“暖心寄送”服务。

                                       (人文与教育学院)

邮编:528225

地址:江湾校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江湾一路18号

          仙溪校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广云路33号

          河滨校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河滨路5号

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JN江南官微

  • JN江南视频号

  • JN江南南方号

  • JN江南强国号

  • JN江南易班

  • JN江南青年

  • Copyright JN江南官方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请联系我们xchb@fosu.edu.cn,感谢您的关注!

  • 数字校园

  • 电子邮件

  • 图书馆

  • 欢迎投稿

  • XML 地图